两岸三地

中国引进的韩电动汽车电池企业再遭差别待遇

郭来干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韩中首脑会谈达成一致,努力化解两国因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部署而产生的矛盾,但韩国电动汽车电池在华遭受的差别待遇仍在持续。据业界4日消息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2月29日发布的《第12批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中,使用韩国电池的电动汽车依然没被包括。

◇韩中首脑会谈后仍被列外

据悉,韩国电动汽车电池在华遭到差别待遇从两年前开始。2016年1月,中国政府将使用“三元锂电池”的电动巴士从补贴名单上除名。起因是2015年12月,香港的一辆电动巴士起火,而起火车辆使用的正是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以镍、钴、锰为主要原材料,主要由韩国和日本企业生产。但是中国政府在一年后取消了对三元锂电池的补贴限制。

正式出现争议是在2016年12月。中国政府公布了支付补贴的电动汽车名单,当天上午还包括五款使用韩国电池的车型,下午就将其删除后重新发布。当时,使用LG化学和三星SDI电池的东风汽车的4吨电动卡车、陕西汽车的6吨电动卡车等被列入名单后又遭除名。

韩国政府于2016年7月决定部署萨德。而就在12月29日中国政府发布名单后,时隔半天反悔除名的当天,负责萨德事务的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陈海正在韩国访问。因此,有舆论分析称:“中国政府差别对待韩国企业,作为对部署萨德的报复。”

◇业界称中国假借萨德之名保护本国企业

在中国,电动汽车最多可获得相当于售价一半的补贴,如果没有补贴,电动汽车的销售从现实角度来讲是很难实现的。去年初,北京现代汽车计划在中国推出的索纳塔PHEV使用的电池就从LG化学的产品变更为中国厂商CATL的产品。2015年10月,LG化学和三星SDI分别在南京和西安设立合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但如今部分生产线正在生产能源储存装置(ESS)等其他产品。

据悉,韩中电池的技术差距为4到5年。中国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尚停留在60公里的水平。电池业界有关人士表示:“中国政府有意抬高门槛,让本国电池企业掌控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内需市场,助力中国企业成长至世界顶尖水平。”

输入 : 2018-01-05 15:54  |  更新 : 2018-01-05 16:15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