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人民银行敦促现金支付的原因

李吉星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新华社15日报道称,人民银行发布了“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拒绝现金支付”的警告。这是因为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拒绝现金支付的案例正日益增加。

人民银行本月13日发布公告强调称:“最近的旅游景点、餐厅、普通零售店等很多地方,拒绝或歧视消费者用现金支付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纸币和硬币。”人民银行还表示担忧称:“移动支付的过度扩散威胁人民币的地位,已经到了侵犯消费者支付手段选择权的地步。”

人民银行并未披露拒绝使用现金的具体案例或统计,但中国迈向无现金社会的速度非常快。去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高达97万6000亿元。和2012年的4000亿元相比,5年就暴增了244倍。相反,有分析称,中国人使用货币的规模每年以10%的速度下滑。去年,快餐店、餐厅、出租车、酒店、旅游景点、加油站等几乎所有零售领域的移动支付都超越了现金支付。只有街头摊贩的现金支付好不容易超过了移动支付。

原本是现金至上主义的中国,现在正急速抛弃现金,其原因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移动支付更加方便和安全。中国的流通和服务市场正在走向无法使用现金的结构。在任何地方都能乘坐和停放的共享单车、滴滴出行,都只能用移动支付。

现金使用下降的社会,却让中国人民银行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烦恼。央行控制资金流动的固有功能和权威受到了威胁。不经过金融机构,在消费者和服务公司之间进行的移动支付,不需要经过人民银行的清算和结算系统。随着中国的移动支付服务扩散至全世界,在人民银行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出国境的资金也像雪球般越滚越大。

移动支付也成了现有商业银行们的眼中钉。随着顾客从ATM提取现金和使用信用卡的频率骤减,ATM提款手续费和信用卡手续费的收入也在缩水。移动支付给中国国营银行造成的手续费损失,预计将从2015年的230亿美元扩大至2020年的600亿美元。人民银行对拒绝现金的行为发出警告背后,是商业银行们的不满在起作用。

针对“无现金社会”的反对之风,并非是中国才有的现象。据《华盛顿邮报(WP)》近期报道,美国华盛顿市议会提出了“零售业者应接受现金作为支付手段”的法案。这是因为拒绝现金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正在日益扩大。

输入 : 2018-07-16 16:38  |  更新 : 2018-07-16 16:5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