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清朝文人写给朝鲜学者的信公开

李先敏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 中国文人孙有义为回答洪大容信中提的问题所写的回信。他在洪大容信中的空白部分和上面部分写下了回复。
“东方人在吃东西时虽然也用筷子,但在吃饭时一定用饭勺......请问中国从哪个时代开始不再使用饭勺?”(洪大容)“吃饭的时候用筷子,喝(汤)的时候用勺子,因此从来没有放弃过使用勺子。”(孙有义)

北学派实学者洪大容(1731年-1783年)1765年随着被任命为冬至使的叔父洪檍一起来到清朝首都燕京(今北京)停留了60多天。他在归国之前与中国文人孙有义结下深厚友谊,并在177、74年10月写信给孙有义问了22个关于中国文物的问题。孙有义在次年2月回信并详细回答了这些问题。洪大容在1776年10月再一次写信给孙有义问了7个问题,孙有义也在次年2月回信的同时向洪大容要求了朝鲜的科举考试答题纸和洪大容的诗作。洪大容还与在燕京行中结识的其他文人互通信件,讨论学问并互相提出和回答了关于两国文物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友谊影响了李德懋、朴齐家等洪大容的友人和其他北学派学者,为韩中两国知识人之后的交流打下基础。

崇实大学韩国基督教博物馆出版的《中士寄洪大容手札帖》收录了洪大容和其家族成员从中国文人那里收到的信件和诗文的原稿,由建立韩国基督教博物馆的金良善牧师(1907年-1970年)收集,6本汉籍里共有46封信件和随之而来的诗文。他汇总了这些信件的影印本和草稿、翻译本。洪大容发给中国文人的信件就收录在他的文集《湛轩书》中。

洪大容是老论名门出身,在燕京与杭州出身的文人严诚、潘庭筠、陆飞结为兄弟。他还在回国的路上与邓师闵、赵煜宗、孙有义结下深厚友谊。他们送来的信件中一部分内容收录在了洪大容写的《燕杭诗牍》和严诚的文集《铁桥全集》中。不过此次出版的手札贴中包含着前面所讲的孙有义的信件及大量过去不为大众所知的内容。

第一册是洪檍在燕京时,严诚和潘庭筠写给他的信。第二册到第四册的标题为《蓟南尺牍》,是孙有义和邓师闵写给洪大容的信。第五册到第六册的标题为《古杭赤牍》,是严诚、潘庭筠、陆飞的信。为该书写了解题的汉阳大学古典文学教授郑珉说:“这些信件都是18世纪韩中文人交流的见证,随着信件原本的公开,我相信将对研究两国文化交流史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输入 : 2016-02-22 16:52  |  更新 : 2016-02-22 16:4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