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韩国学者“中国梦是在21世纪复原中华帝国”

李先敏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 田寅甲
“曾经持续繁荣2000年的中华帝国在20世纪初轰然崩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就是想要在21世纪以另一种形态恢复中华帝国。我们需要关注中国想要以传统作为基础重新树立普遍价值和普遍文化的意志,而就是这种传统让超越一般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的中华帝国得以延续。”

西江大学史学科教授田寅甲最近出版的《现代中国的中国梦:中华再普遍化100年的实验》(学古房出版社)尝试结合中华帝国、近代史、现代史以综合角度解释目前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迅速在国际舞台崛起的中国。

田寅甲认为从秦、汉时期延续到清朝的中国帝国性的三个主轴是政治、军事霸权、经济实力、文化普遍性。清朝崩溃给中国人带来的冲击不仅来自于硬实力方面、还在软实力方面的没落。此后为了建设近代民族国家,中国发生国民党和共产党主导的西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试图重新找回中国的传统。

▲ 田寅甲说,“中国不仅希望与韩国进行经济合作,还希望共享价值。”2014年12月,中国河北省北戴河市的“中国梦”纪念碑,高21米,由纯铜铸造。/中国经济网

田寅甲非常关注由1920~1930年代留美学者成为中心的《学衡》杂志。当时的美国新人文主义重视西方古典文化,受到新人文主义影响的这些留美学者们把目标定为保存并永续发展中国“优良的人文主义传统”。他们批评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猛烈冲击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推崇西方文化,主张在“国故(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新知(西方近代文明)”。但是追求中国式近代的思想潮流被启蒙和救亡热潮主导的时代情势所推挤,不得不转入地下。

文化保守主义重新崛起是从1990年代“国学热”再次冲击中国知识界开始。直到198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中清算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西方化建设未来的“全盘西方轮”还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不过进入1990年代之后,强调本土性和中华性的趋势快速蔓延。田寅甲说,“中国人从来没有想过一成不变地接受西方的近代。主张通过吸收西方式近代重新构建‘中国式普遍性’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后的思想潮流重新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恢复了自信心。”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经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北京奥运会之后变得更加强大。主张儒学复兴的新儒家乃至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新左派、追求西方式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者都开始积极地看待“中国性”。

中国试图把中华帝国的遗产用作开启新帝国的资产,对外表现出来的形式为新天下主义论和新朝贡秩序论。中华帝国的天下主义在有自信心的时候比较宽容,但随着霸权被削弱,其排他性逐渐加强。田寅甲认为,“中国还不拥有制定可以替代‘西方标准’的‘中国标准’的能力。”

中国的“中国梦”给韩国的对外战略带来苦恼。韩国社会中交织着中国肯定论和中国批判论。田寅甲说,“我们应更深入、准确地理解以悠久的历史为基础发展的中国思想和文化。

输入 : 2016-06-09 10:20  |  更新 : 2016-06-09 10:26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