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中国就东北工程和韩国发生矛盾后强调联合抗日”

李先敏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1992年韩中建交以后,历史议题给两国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今后两国对东亚秩序的历史理解差异,将成为矛盾因素。”

峨山政策研究院(院长咸在凤)发行的英文国际关系双月刊《峨山论坛(The Asan Forum)》7-8月号策划的“通过历史镜头看东北亚(Northeast Asia through an Historical Lens)”特辑中,美国的东亚专家们在过去20多年间对韩中关系和历史议题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杨百翰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科克·拉森,最近在跟踪调查韩国人对中国认识变化的文章中主张:“韩国政客和官僚,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努力以地政学和经济议题为优先,但国民却对历史议题深感兴趣。”拉森分析称,1990年代随着两国的经济和人员交流扩大以及韩国社会的反美倾向扩散,韩国人的对华观念是友好的。但2000年代初,随着中国东北工程的公开,韩国的反华情绪抬头。韩中当局通过外交交涉对问题进行了弥补,但民间层面的历史矛盾依旧存在。进入2010年代后,中国将韩中联合抗日的历史经验作为两国友好的连接纽带,努力拉开韩国和美日的距离。因此,尽管韩国对东北工程等韩中历史摩擦的问题意识萎缩,但依然潜在着矛盾因素。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客座教授饶济凡在论述中国人对韩国认识的文章中主张:“中国的对外关系认识扎根于历史,中国领导人喜欢打‘历史牌’,对韩国也不例外。”中国知识分子认为,韩国作为中国的“周边地区”和模范朝贡国,在接受中国文明恩泽的同时,并未被征服领土,因此应该感谢中国。他们还认为,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经历“羞辱时期”和冷战期,韩国和中国虽然变得疏远了,但现在应该站在中国一边,和复活的日本军国主义作斗争。

中国知识分子将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看做东亚的自然秩序,主张韩国需要摆脱和美国等外部势力的连接,在东亚地区主义的框架下,摸索统一和国家利益,对朝鲜也应该抛开敌对的态度,将中国活用为改善对朝关系的桥梁。他们批评韩国政府和日本就慰安妇问题终结了协商并决定部署萨德,认为这是回归冷战时代的反历史性决定。饶济凡教授分析认为,中国要求韩国在美中之间保持 “正确历史认识”的二分法式历史认识,不允许韩国存在中间立场。

输入 : 2016-09-21 09:27  |  更新 : 2016-09-21 11:0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