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世间万象]朝野的“左倾化”竞争

朝鲜日报评论员 金光一

查看韩文原文

1950年,英国工党政府的财政大臣盖茨克尔为如何筹集参加韩国战争所需资金而发愁。
他不顾党内外的反对做出决断,打破了国家医疗保健系统(NHS)的无偿原则,使患者在购买药品时自己掏一部分腰包。
同时还上调了个人所得税。
他制定了丰厚的养老金和失业津贴体系,以平息一片哗然的舆论。
但药费问题还是使工党政权发生动摇,并在第二年的议会选举中败给保守党。
保守党的财政大臣巴特勒延续了前任盖茨克尔的大部分政策。
他继续进行财富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大力推行支持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的政策。
就像此前工党照搬保守党的教育政策那样,保守党彻底延续了工党的改革基础。
经济周刊《经济学家》1954年将两位大臣统称为“巴茨克尔先生”。
两党稳步实现的协商精神被称为“巴茨克尔主义”。
2001年就任的美国总统布什选择了和前任总统克林顿完全不同的路。
他推行了“ABC政策”,即“克林顿做的,布什都不会做(Anything but Clinton)”。
这一路线在美朝关系、中东政策等外交、安全领域尤其明显。
但是,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具有“超党政治”的传统。
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件时,领导人都会将“暂且放下党派竞争”挂在嘴边。
韩国执政党大国家党在4月举行议会选举之前改变了党的政纲、政策。
大国家党主张“将国民幸福视为最优先课题”,并提出福利国家、经济民主化等口号。
可能是为了区别于李明博政府,他们没有提及“先进化”和“实用主义”。
最大在野党民主统合党也开始推行“财阀税”、向富人增税等左倾化政策,因此可以说朝野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左倾化竞争。
英国保守党和工党之间通过“巴茨克尔主义”精神互相借鉴的核心是教育、健康和就业政策。
但随着“巴茨克尔主义”发生变质,出现了福利万能风气和目中无人的工会,使英国患上高成本、低效率的慢性病。
无论是偏左或者偏右,步枪射击的目的就是瞄准目标,命中靶心。
如果失去“民心”这一靶心,即使偏左多远,也只会加重国民的痛苦。


输入 : 2012-02-01 12:41  |  更新 : 2012-02-01 12:4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