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朝鲜编辑]金正恩,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朝鲜日报政治部副主任 李河远

查看韩文原文

在2008年10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奥巴马阵营的韩半岛政策组组长季浩丰(Frank Jannuzi)在支持者聚会上对着麦克风表示:“奥巴马和布什、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之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奥巴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其中包括推行与北韩高层之间的直接外交。
”此番言论让韩国特派记者们立刻竖起耳朵。
当大家纷纷就此提出问题时,季浩丰表示:“意思是说,只要相信能在国家安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就不排除奥巴马本人亲自介入(针对北韩的)外交。
”由此看来,即将上台的奥巴马政府似乎已经做好对话准备,甚至会考虑美北首脑会谈。
在确定当选总统之前就发表这种言论,可见奥巴马阵营的北韩政策重点放在对话。
但是,北韩的挑衅让美国停住了脚步。
金正日拒绝了奥巴马政府伸出的友好之手,表现出对峙态度。
2009年4月,北韩发射大浦洞导弹,5月进行核试验,从而使主张对话的人立场尴尬。
若不是北韩的行为太令人愤怒,参与制定卢武铉政府北韩政策的前青瓦台秘书朴善源怎么会指名道姓地声讨金正日?最近北韩的动向使人联想起三、四年前美国和北韩之间的状况。
金正日去年12月去世后,韩国李明博政府的北韩政策改变了方向。
不再要求北韩就天安舰、延坪岛事件进行“严肃道歉”,作为举行南北对话的前提条件。
公开表示“无意煽动脱北”的统一部长官柳佑益的“温和北韩政策”中,包含了把对话摆在首位以求南北共存的含义。
然而,停战线另一侧的29岁北韩领导人金正恩的行动中却充满了仇恨。
对于推行政策和前任长官截然不同的柳佑益,他也嘲讽其“厚脸皮”、“对峙狂”、“白痴”。
在中国昆明举行的国际青少年足球赛上,北韩队拒绝同韩国队比赛。
北韩似乎要无条件排斥李明博政府,只等更替政权。
2008年年底,金正日没有看到新机遇,继续推行强硬政策,使自己加速走向死亡。
金正恩如果不想走父亲的老路,就要记住最近发表的两段话。
不久前访问首尔的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科特•康贝尔两次针对北韩发出同样的信息。
他说:“北韩若想与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建立良好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南北关系。
”具有进步倾向的北韩问题专家最近也纷纷指出,金正恩现在要做的不是先军,而是先经(经济优先)。
使南北韩走向共存的“希望列车”车门已经打开,但如果北韩不上车,列车就会开走。
等待下一班列车还需要1年时间,而这段时间将充满危险,北韩领导人应该明白这一点。


输入 : 2012-02-14 13:08  |  更新 : 2012-02-14 13:0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