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太平路]您还在“网上冲浪”吗?

朝鲜日报网络新闻部主任 李哲民

查看韩文原文

对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来说,到巴黎咖啡街和商业街拱廊去窥探和散步的喜悦是“活着的存在经验”。
在建筑一层拱形柱子之间的店铺中徜徉被他称为“视觉美食”。
10多年前在美国洛杉矶见到的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也说了同样一番话。
记者有些担忧地问他:“根据各自喜好而专业化的网站越来越多,会不会导致综合新闻网站衰落?”他回答说:“我们在看似无关的分散信息中能发现隐藏趋势,而只看专门新闻网站无法感受到这种‘意外喜悦’。
” 人们还是喜欢自己安静地逛街、购物,不愿意被人发现或有店员热情招呼。
大家喜欢享受身在人群中的那种孤独。
但网络生活截然不同。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几个特定的大型网站。
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上网时间的七分之一在Facebook上度过。
Facebook是在全球拥有8.5亿用户的社交服务网站。
他们欣然放弃了私人信息。
大家在Facebook上公开朋友关系、喜好、是否已婚、照片、关心领域等所有信息,每次登录时,Facebook都会根据这些信息提供符合个人情况的广告。
Facebook去年赚了37亿美元。
也就是说,每位用户的信息每年可以赚4.39美元。
如果今年4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Facebook的企业价值预计将达750亿至1000亿美元。
这样每位用户的信息价值就达到88至117美元。
当我们点击喜欢的音乐和电影、把商品放入购物篮的瞬间,我们的个人信息已经被各种广告商所掌握。
不然怎么会出现建议大家“与其把个人信息免费提供给Facebook不如120美元卖给我们”的个人信息收集公司?韩国的情况也是一样。
NAVER等大型门户网站和几个社交服务网站成为主要访问对象。
据市场调查机构Embrain去年9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登录的网站不到六、七个的网民占57.4%。
尼尔森KoreanClick的最新周统计(2月13日至19日)结果也显示,用户每周访问的网站总数不到30个。
现在,人们已经不可能在网上进行“匿名活动”。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瑟夫•塔洛最近出版了《Daily You》一书,揭露了美国广告商追踪网络用户信息的现实。
塔洛接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时表示:“我几天前发给妻子的情人节电子贺卡内容被15家企业掌握并追踪。
”一度因在网上到处活动而被形容为“航海(navigate)”、“冲浪(surf)”的上网行为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在一个网站上进行的“搜索(search)”。
与此同时,将点和点连成线的喜悦也被NAVER互动式问答服务和维基百科提供的便利所代替。
这些网站虽然存在很多荒唐信息,但给人们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记者觉得,原本是“信息宝库”的网络恐怕会变成第二个便利的“电视机”。
这是杞人忧天吗?

输入 : 2012-02-24 11:31  |  更新 : 2012-02-24 11:3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