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特派记者评论]谈中国产业竞争力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崔有植

查看韩文原文

中国去年人均国民收入超过5000美元,但仔细分析产业各领域却有着不少隐患。
因为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的行业不计其数,而且也看不到希望。
一度高奏凯歌的中国本国汽车企业从去年开始在外资企业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市场占有率大幅滑落。
唯一接近国际水平的就是互联网服务产业。
以搜索门户网站百度为首,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网站阿里巴巴、世界最大的购物网站淘宝网、世界十大网站之一的腾讯等强者林立。
作为中国网络企业的老大哥,百度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与谷歌的竞争中取得了完胜。
目前百度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总市值超过400亿美元。
以聊天工具和社交网为主的腾讯用户人数达10亿人。
腾讯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准备进军海外市场。
西方国家将中国称作“超级数码大国”,其气势不可阻挡。
中国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拥有超过5亿的互联网用户。
其原动力来自时刻不能放松警惕的激烈的内部竞争环境。
被称为“中国版亚马逊”的京东商城利用以个人之间交易为主的淘宝网陷入信誉危机的机会,在过去2、3年间迅速发展,如今已威胁到淘宝网的第一宝座。
一度是中国最大门户网站的新浪网受到腾讯、搜狐等竞争对手的挑战,市场占有率节节下降,最近凭借微博服务才勉强维持地位。
目前,中国互联网服务产业在中小企业的巨大挑战中呈现出春秋战国时代的群雄争霸局面。
相反,被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大国有企业垄断的上网服务市场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月使用费和韩国相似,但网速只有韩国的十分之一,排在世界70名之外。
两家企业在北京市区以大楼为单位瓜分顾客,因此住户根本无法自由选择服务商。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去年年底对两家企业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在中国要求向民间资本开放被国有企业垄断的能源、金融、通信等行业的呼声很高。
只有这样,产业才能发展。
最近在韩国大企业在经济中占据的比重日益提高也引发争议。
为了培养国际竞争力,企业要不断扩大规模,但如果其规模被用作阻碍市场竞争的手段,那么其危害将全部由国民经济承担。
只有打造中小技术企业和风险企业之类的“大卫”可以堂堂正正地与大企业“哥利亚”展开较量的环境,才能开创人均国民收入3万美元时代。


输入 : 2012-06-12 13:22  |  更新 : 2012-06-12 13:2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