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社论]如何看待中国网民反北情绪?

朝鲜日报中文网

查看韩文原文

中国网民16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人民公园举牌抗议北韩,牌子上写着“朝鲜核爆、恩将仇报”、“朝鲜无赖、中国无能”。
另外,辽宁省沈阳市的北韩领事馆前、吉林省长春市、安徽省合肥市等地也陆续爆发了反北示威。
示威规模虽小,但多地同时爆发示威反映着中国民众对北韩的情绪变化。
中国网民批评中国政府有意包庇北韩核试验的态度,呼吁中国停止对北援助,国际社会对北韩进行经济和军事制裁。
中国学者和传媒人士也纷纷呼吁政府改变对北政策。
著名韩半岛问题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朱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再继续给金正恩“遮风挡雨”,要么是中国涉朝事务的官员“脑子有病”;要么是中国新领导人太过“菩萨心肠”。
中国《环球时报》主编指责称:“朝鲜走在错误的路上。
它的人民在为国家的错误付出代价。
”中国商务部研究所的某研究员指出,朝鲜核与火箭技术的进展也必然会使中方担忧其未来在意外变故下可能成为对付中国的武器。
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将北韩形容为“邪恶体制”、“无赖国家”。
中国网民称,北韩在距离中北边境只有100公里远的地方进行核试验,中国部分地区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因此,中国环境保护部在北韩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将12个监测小组派往边境地区,对大气、地下水、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污染情况进行调查。
一个国家的外交会受到民众情绪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呼声,会反映在外交政策中。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改变。
要想使中国改变对北政策,首先要说服中国政府,但民间领域的交流与接触也要进一步扩大。
随着民众情绪的改变,政府政策也会受到影响。
与贸易和游客规模相比,韩中两国在文化、艺术、体育、学术领域的交流并不活跃。
在中国学习的韩国留学生和在韩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各自都超过了6万人。
而在中国的北韩留学生只有900人,在北韩的中国留学生只有150人,二者无法相提并论。
但是,韩、中年轻人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关系却没有中、北年轻人那么深厚。
因此,韩国政府和企业应想办法增进两国专家以及普通民众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输入 : 2013-02-19 12:00  |  更新 : 2013-02-19 12:0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