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中国新华通讯社副社长慎海雄(47岁)在共产党理论杂志《求是》上发表了题为《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担当坚强领导核心》的长篇文章。他在文中主张:“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党,必将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人历经90多年艰苦卓绝奋斗创造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今天的领导核心地位,决不是机缘巧合。”截止到这里还没有问题,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之后的部分。
“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工具,相互倾轧、排斥异己。西方的多党竞争或两党竞争必须有私人资本的支持,金钱政治不可避免,多党竞选(多党制)本身就是赤裸裸的‘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表面热热闹闹,实质都不会改变资本左右政坛的性质。这就是西方民主的‘显规则’!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两党制的)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党,即财主党。’美国的富豪们想要影响一下白宫、国会山,那是家常便饭。”
慎海雄下结论称:“恰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共产党领导下,多个政治团体合作的政治方式),避免了西方政治舞台上‘凡是对手支持的我就反对’等偏狭,极大地减少了内耗,并且照顾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事实上,这是一党独裁的国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主义价值的粗鲁践踏。
从包含韩国在内的民主国家针对一个政策进行漫长且消耗性的争论来看,慎海雄的主张并非没有道理。共产党凭借强大的领导力,在长期战略下,保持中短期计划的一贯性,这是其优点。得益于此,中国能在30多年间就跃升为超级大国。尽管存在权力集中带来的腐败等副作用,但中国国民对共产党怀有自豪感也是理所当然的。
问题在于,当自己的体制、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自豪感,体现为对其他体制和制度的贬低和攻击时,是具有危险性的。尽管这种独断带来的内部伤害依然像文革时期一样原封不动地存在于中国,但当它向外表露出来时,可能会像法西斯主义一样伤害到周边国家。
到2000年代初期,中国还有不少知识分子还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在西方的影响下,发展成北欧式的社会民主主义和多党制。”但从习近平体制上台前后开始,“共产党体制适合中国现实”的论调就占据了主流。网络上到处是有关多党制的缺点、西方政治弊端的文章,这种认识正在知识分子阶层中广为传播。
习近平主席经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范本是强盛一时的唐朝。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在历史上史无前例地展示了包容性和多样性的真正大国。就像崔致远、金云卿的事例展示的那样,外国人也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吏,军队在匈奴、鲜卑、高句丽人将军的率领下,建立起了充满活力的多民族军队。唐朝对外国的制度、思想和文化进行了兼收并蓄,且实现了中国化。
和唐朝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开放性和多样性方面倒退的感觉挥之不去。最近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国家安全法,从国家安全的观点开始对网络、宗教、经济、金融、能源等进行管控。
中国会成为同等尊重周边国家、追求合作共存的和平大国?还是成为不认可他国制度与价值观、固执于一己标准的霸权国家?全世界人都在注视着中国。如果中国走上后者的道路,那么世界将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巨大的威胁。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