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多年来,在朝鲜开发出10多个核武器和射程超过1万公里的导弹期间,韩国一直依赖于美国,未能成功树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朝鲜发射核导弹之前的阶段到被袭击后的反击阶段,韩国政府未能确实地具备针对其中任何一个过程的应对之策。
阻止金正恩核攻击的最好办法是在发射前实施先行打击。为此,除了需要国民团结一心的意志,还需要具备探测朝鲜移动式发射架和潜射弹道导弹(SLBM)的能力,但韩国在这方面依然存在非常不足。目前,韩美拥有的末端低空区域防御用导弹,无法空中拦截朝鲜的导弹。为弥补这一点而引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一事,正在中国的压力之下而失去动力。在朝鲜的攻击面前,如果韩美拥有几倍于对方的核反击准备,金正恩也不敢随意发起挑衅。但韩国没有核,美国的核保护伞是否能发挥作用也尚不明确。如果洛杉矶被朝鲜的大浦洞导弹炸成一片焦土,美国可能无法帮助韩国。因此,有批评认为这是一把“被撕破的核保护伞”。
面对这种惨淡的现实,今年初起“自身核武装论”成为了有力的应对方案。在朝鲜第4次核试验后的舆论调查中,赞成(54%)核武装的国民比反对者(38%)要多得多。但韩国政府的官方立场是反对核武装,担任外交和国防高级职务的人士也认为此举“失大于得”,持反对态度。一些人还主张“韩国核武装论是给朝核的一道免罪符。”这无异于“被强盗用刀子威胁也不能拿起武器自卫”的强词夺理。
反对核武装的最大原因是害怕“打破韩美同盟”。韩美同盟的崩溃是事关韩国命运的重大问题,因此需要慎重是理所当然的。但朝鲜拥有10多个核武器,而韩国也已具备了退出NPT(核不扩散条约)的条件(10条)。专家指出,在此情况下,如果韩国寻找说服美国的名分,实现自身核武装也并非不可能的事。如果韩国的核武装能通过“恐怖的平衡”来压制住朝鲜的核意志,韩国的对美国的安保依赖度将大幅降低,能够降低美国的财政负担——这一点可以成为说服的重点。此外,韩国的核武装在韩半岛守护民主主义、人权和言论自由,能够助美国的世界战略一臂之力。进一步来说,可以应对日本和中国对独岛和苏岩礁等的干涉,为东北亚稳定做出贡献。
世宗研究所室长郑成长指出:“排在美国世界战略首要位置的是牵制中国,美国不会从本国武器的‘大买家’韩国一夜之间撤走驻韩美军,弱化对华牵制力。”就像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在实现核武装后依旧保持和美国的友好关系,韩美同盟也同样可以得到守护。
虽然目前韩国核武装还看似是不可能的目标,虽然管前进道路上的阻碍有千万重,但只要有不将软弱屈从的国家留给后代的历史认识和强烈意志,这也并非凭借现有国力无法挑战的事情。朴槿惠政府应该将朝鲜第5次核试验作为决断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