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插画 = 李撤元
▶看到网上购物中心出现“即将断货”的信息后,人们会着急地点击付款键。正在寻找购买对象时,如果看到挂着“今天有420人订购”、“有300人在浏览这个商品”的标签,就会好像被迷住一样直接进入付款页面。一个月的服务免费体验期结束后,想解除服务,但在网站上找不到解除的选项。好不容易找到了解除选项,却不是询问是否要“解除”,而是问“是否要放弃您正在享受的优惠”,从而让人犹豫不决。
▶以上是意为障眼法商业手段的“黑暗模式(Dark Pattern)”的事例。妨碍价格比较、隐藏的费用、虚假的稀缺性、虚假的紧迫性、难以解除等都属于黑暗模式。消费者陷入黑暗模式的陷阱时,会进行冲动购买等不合理的消费。韩国消费者院对114家网店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平均每家网店会使用5.6种黑暗模式。最近首尔市对13家在线订阅服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13家都存在难以解除的黑暗模式。
▶随着网上购物变成了日常生活,黑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开始着手进行限制。美国和欧盟(EU)在规定属于禁止对象的黑暗模式类型后,如果企业违反该规定,将根据销售额进行罚款等,采取了严厉的限制。韩国也通过修改电子商务法,从今年2月开始加入了对黑暗模式的限制,但有人指出,罚款最多只有500万韩元(人民币约2万5650元),处罚力度太低。
▶2010年首次提出“黑暗模式”一词的英国顾问称,黑暗模式是企业对“人类产生不合理、偏颇的想法,并做出这样的决策”这一认知科学研究成果的滥用。他担心,低学历、低收入者、老年人会成为黑暗模式的弱势群体,人工智能(AI)的出现让黑暗模式的个性化、定制设计变得更加容易。没有不被黑暗模式欺骗的简单的解决方法,我们只能时刻认识到黑暗模式存在的事实,小心地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