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插图=金圣奎
▶20世纪4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遇刺威胁后,为总统实施交通管制开始正式地系统化。警察管制普通车辆,让总统座驾、警卫车、摩托车组成的车队通过的形式被称为总统车队(Presidential Motorcade)。原则上无论路线如何,时速需保持在30公里以上,且出于警卫需要绝对不允许停车。现在警察为了最大限度保障总统警卫,化解民众不便,还会提前进行3维模拟。
▶在部分国家,为保障总统级别顶级要员的安全,会提前数小时进行道路管制。有的国家不仅为总统进行道路管制,连陪同总统巡访海外的人员、记者团也享受同等待遇。沿途的人行道上还会安排群众挥手欢迎。还有的国家,哪怕不是公众人物,只要付钱普通人也可以享受道路管制。摩托警会陪伴在车辆一侧,一路畅通无阻地将人护送至目的地。
▶但李在明总统从首尔汉南洞官邸到总统室通勤却不进行交通管制,和其他车辆一起等信号灯。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民众的不便。也有人认为,是为了获得与前任尹锡悦对照的效果。但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警卫专家建议称,总统出行途中不停车是避免遇刺的基本方针。如果有意图不纯的势力,有可能等候在信号灯附近。
▶历届总统大多在执政初期会采取“亲民”警卫,增加与民众的沟通并减少不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警卫会逐渐强化。前总统文在寅也曾标榜“低姿态警卫”,但任期末警卫处定员从532人增至693人,增加了30%。总统的安全,总统的优质施政与政策,远比亲民、低姿态的警卫来得重要。我认为,韩国国民也甘愿承受总统车队带来的交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