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的大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在竞选演说中表示:“我确实说过对中国说‘谢谢’(即,感谢中国)就行了。对中国说谢谢,对台湾也说谢谢就行了。中国和台湾打架,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在他当选总统两个月后,美国间接地向韩国新政府提出了类似通牒的质问。即,如果中国侵略台湾或采取其他行动,美国将不得不撤走驻韩美军,而根据韩美防卫条约,韩国也不得不“发挥作用”。虽然措辞的形式是“对驻韩美军角色的再调整”,但意思是说如果中国通过侵略台湾来重新调整亚洲格局,韩国也必须按照同盟的义务站在对抗中国的战线。
这相当于围绕李在明“不管中国和台湾打不打仗,都跟我们没关系”的言论,以“那么美国也要重新调整驻韩美军”的撤退式回应。据说,美国在构建涵盖印度、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对华包围圈时,曾考虑到韩国的特殊情况,未将韩国纳入其中,对韩国给予了体谅(?)。而美国在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却表现出“如果你们觉得中国和台湾的问题不是你们该管的,那我们也可能觉得驻韩美军的未来不是你们该管的”的态度。简而言之,就是质问韩国会站在哪一边。
在美国国会中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众议院外交委员长布莱恩·马斯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李在明政府)试图让美国和中国都满意,但最终双方都会受到损害。”称韩国脚踩两只船的战略是对美国的“侮辱”,会导致削弱整个同盟的结果。
笔者认为,特朗普政府与所有贸易伙伴国协商和调整关税等问题,偏偏不与作为美国七大贸易伙伴国之一的韩国新任总统会晤,对谈判一再拖延,是美国从多个角度审视和牵制韩国左派政府在安保、经济、国际秩序方面的想法和立场的过程。“驻韩美军角色再调整”也许也是揣测李在明政府意图的一步棋。市面上甚至流传着一些没有根据的谣言,到了有人占卜李在明会先去见美国的特朗普,还是先去见中国的习近平的地步。
李在明政府会如何回应美国的这些指责?挽救和引领国家,不是到处用机会主义的态度嘻嘻哈哈就能解决的,也不是通过谄媚奉承或大喊大叫就能解决的。世界上的对手并不会因为我们做得好就轻易听我们的话。从某种角度来说,世界上有无数个“自己国家的李在明”,他们也都是一群表面上嘻嘻哈哈、内心咬牙切齿的“小英雄”。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保证只有我们的机会主义会复苏。
当前,除了驻韩美军角色的再调整和在台湾紧急状况下韩国的角色问题外,韩国政府还面临着许多安保难题。战时作战指挥权的问题、驻韩美军驻军费用的问题、与兵役期限相关的把韩国军事力量维持在适当水平的问题等,也是重大的议题。统一部名称的问题、禁止散发反朝传单的问题、9.19军事谈判的问题、朝鲜的主敌问题等对朝关系也摆在本届政府所谓“缓解对朝紧张”的计划之上。在新政府中看似拥有很大发言权和影响力的对朝和平论者们的对朝和解论、和平共存论等,正在引发许多保守右派人士的深切忧虑和叹息。
治理国家主要意味着两件事。一是确保和维护生活家园和边界的安全,二是保障其成员(国民)能够丰衣足食。经济问题可能随着政治团体的更迭出现修正或调整,但安保一旦走上某个方向的道路,就无法修正,更难回头。因为安保是有对手的游戏。安保一旦崩溃,经济也会随之崩溃。
韩国的李在明左派政府目前正在被美国特朗普极端保守的MAGA主义衡量。要像左派的极端口号那样与美帝国主义一刀两断,还是要像李在明的处世之道那样“到处说谢谢”,需要慎之又慎。这是关乎韩国未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