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万物相]“地方烧酒”的衰落

李仁烈 朝鲜日报评论委员

查看韩文原文
▲ 插图=李撤元
大邱人到首尔饭店,点烧酒,端上来的却是“真露”。客人说:“姨,不要这个,要真烧酒。”餐馆老板回道:“这就是真的烧酒。”客人点的其实是大邱、庆尚北道地区的代表烧酒品牌——金福酒的真烧酒。韩国酒客们心中的“灵魂”烧酒,各地有自己的品牌,也就是所谓的地方烧酒。比如釜山、庆尚南道的大鲜烧酒,光州的树叶酒,济州的汉拿山烧酒等。

▶13世纪蒙古侵略时传入韩国的烧酒原本是像安东烧酒一样的蒸馏酒。但韩国人如今常喝的烧酒其实是稀释酒。将政府米、大麦等与木薯、红薯等淀粉一起发酵后,经过连续蒸馏制成酒精(乙醇含量95%以上),再加水稀释。酒精本身无味、无香,因此稀释时还需加入甜味剂、添加剂,不同烧酒间的细微味道差异正是来源于此。

▶1973年,韩国出现了地方烧酒。朴正熙总统引入了“一道一社”制度培育地方代表烧酒,避免因烧酒企业泛滥而导致过度竞争。酒类经销商则必须按一定比例(1976年为50%以上)批发所在道的烧酒,即“本道烧酒义务购买制”。1991年,该制度因侵犯自由竞争争议被废除;1995年虽通过《酒税法》修订复活,但1996年被判违宪再度消失。

▶曾经地方烧酒也尝试过进军首尔。1993年,斗山收购了江原烧酒企业镜月烧酒,凭借“绿色烧酒”(日后合并为“初饮初乐”)一度拿下了首都地区30%的市场份额。成功原因是主打绿色酒瓶和大关岭净水。但这也是地方烧酒在首都地区最后的辉煌。本道酒保护规定被废除后,绿色烧酒专注本地市场、逐渐衰落。21世纪10年代初期,釜山、庆尚南道的舞鹤烧酒以“好日子”(16.9度)再度发起挑战,但成绩平平。以2024年零售店为基准,在韩国烧酒市场,坐拥“真露”品牌的海特真露占据58%的份额,拥有“初饮初乐”的乐天占17%。

▶“不是釜山人可别贪杯。”这是曾经垄断釜山烧酒市场时,大鲜烧酒推出的广告语,既自负又自信。但今年上半年,海特真露(38%)击败大鲜烧酒(30%),坐上了釜山烧酒市场的第一把交椅。舆论称,地方烧酒最后的堡垒被攻破。在这个充斥着同质化味道和文化的时代,曾象征多样性的地方烧酒衰落至此,心情比烧酒还要苦涩。

输入 : 2025-08-14 09:55  |  更新 : 2025-08-14 12:03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