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皋号”的退役并非单纯的寿命终结。其中凝聚着为国防技术自立而奋斗的工程师们的汗水和泪水。1991年,郑汉九(音)等人作为大宇造船(现韩华海洋)的技术团队抵达了德国基尔的HDW(霍瓦特)造船厂。这里是现代潜艇的鼻祖和教科书“U型潜艇(U-boat)”的诞生地。只会说几句速成德语的韩国技术人员,是彻底的异邦人。设计图纸像艰深的哲学书一样难懂,图纸上没有的焊接顺序或操作手法等内容,则被德方的缄口令隐藏了起来。
▶真正的工作是从德国人下班的下午3点15分开始的。他们复盘了早上开始在现场偷看到的技术。大家聚集在宿舍里,讨论“先装这个管道,先装那个”,然后连夜把记忆整理成报告发回总部。这成了建造从第二艘到第九艘潜艇的“族谱”。他们向清洁阿姨借来万能钥匙,在办公室里抄写图纸,还在工作服裤子拉链内侧藏了小型相机,进去拍照。画有草图的纸片、模糊的照片、工程师们记忆中的内容……这些的总和成为了K潜艇的原始技术。
▶为了多学一点,他们多打包一个三明治递给德国技术人员,不断提问。通过“三明治化缘”学到的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化。1999年,在“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韩国建造的第二艘潜艇李阡舰用鱼雷将1万2000吨级的目标舰打成两截。当时美军给予的“One Shot, One Hit, One Sink(一击即中并击沉)”的赞誉,如今已成为海军潜艇司令部的口号。韩国仅在30年里,就自主设计了3000吨级的潜艇,并在印度尼西亚潜艇项目中超越了师傅德国,令世界惊叹。现在,韩国又将挑战核动力潜艇。
▶德国向世界各国出售潜艇,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只有韩国。德国可能也从未想过韩国会超越自己。张保皋舰虽然退役了,但镌刻在舰上的技术自立、产业报国精神将永存。向完成最后一次航行的张保皋舰和无名英雄们致敬。必胜!
.jpg)
- ▲ 插画 = 李撤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