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佐治亚的MetaPlant / 现代汽车集团
迎来二季度业绩季的全球汽车企业,开始公布不尽人意的成绩单。特朗普发起的关税冲击开始正式延伸至业绩恶化。即便是像Stellantis这样的美国本土的汽车品牌,也收到了惨淡的成绩单,因此,韩国、日本和德国的汽车企业预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业绩恶化。但冲击波对韩国的影响似乎相对更大。因为韩国汽车的对美出口比例高于日本汽车,且核心客户群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高于欧洲汽车,因此这次的关税措施对韩国来说更为痛苦。
受到更大冲击的韩国汽车
现代汽车将于24日、起亚将于25日分别公布第二季度的业绩。FnGuide的数据显示,主要证券公司预测现代汽车的营业利润约为3.54万亿韩元(人民币约184亿元),起亚为3万亿韩元(人民币约156亿元)。预计两家公司与去年同期相比,利润将减少约17%。
- ▲ 制图 = 梁仁星
作为韩国竞争对手的日本相对从容。以丰田和雷克萨斯为例,去年在美国的销量为233万辆。尤其是在美国当地的生产量为127万辆(55%),这一比例高于现代汽车和起亚(42%)。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问题还在于丰田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在当地生产了几万辆,而捷尼赛思则大部分在韩国生产。”主要的欧洲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定位攻略不同。宝马、奔驰、保时捷、法拉利等高端品牌主要在高价市场展开竞争。这些企业原本就保持着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而且主要消费群体对价格上涨的敏感度很低。
开始在美国打价格“眼色战”
预计在本次的业绩季之后,美国汽车市场将围绕涨价展开心理战。这是因为企业难以承受关税冲击带来的业绩下滑。此前,美国福特5月将墨西哥产SUV等3款车型的价格最高上调了2000美元(约合280万韩元),日本丰田也从本月初开始将汽车的平均价格上调了270美元(约合36万韩元)。与关税冲击相比,这些上调并不算什么。
- ▲ 制图 = 梁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