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威胁韩国电池业界的中国CATL的竞争力
吸引现代汽车视线的“CTP”技术
CATL是电池工程师出身的曾毓群于2011年,从电池公司ATL将电动汽车电池业务分离出来而成立的独立公司。
而就在几年前,CATL的技术力量还无法引起业界的关注,但CATL每年将销售额的7-8%用于研发,加之中国政府向中国电池企业注入“电动汽车电池补贴”,使之实现了速度惊人的成长。最近还在韩国企业从未尝试过的技术开发上取得了成功。
“CTP(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就是其中之一。据悉,现代汽车也对该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CTP”方式可以确保更多的空间,提高能源密度,同时减少零配件数量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据业界称,CTP方式能够将制造电池时使用的零配件数量减少40%,并提高15-20%的空间使用率。而且制作方式简单,能够大幅提升单位小时的产量。该技术省略了模块过程,必须提高打包强度,还需要用到无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BMS)等高难度技术。CATL目前向美国特斯拉Model 3、大众ID.3等车型供应上述CTP电池。据一位汽车业界高层人士表示:“现代汽车希望将占据电动车价格四成的电池价格降下来”,“据悉,选择CATL很大的原因是CTP技术。”
利用“高镍技术”进行“811电池”量产
通过提高镍含量保证安全性是电池企业的技术手段之一。CATL在业界率先实现将大型电池镍含量提高到80%的“811电池”的量产。目前正在准备镍含量达90%的电池。技术水平与韩国企业旗鼓相当,甚至还领先于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教授赵在弼(音)称:“电动车电池容量存在1-2%的差异,行驶距离上的差距就可能超过10%”,“虽然还要考虑安全性问题,但可以认为CATL在高镍电池领域具备竞争力。”
提供低价定制型产品
业界认为,CATL产品的价格较韩企产品低10-20%。CATL在开采原料的矿山、两极化物质生产等方面通过子公司实现垂直系列化,提高了成本竞争力。业内人士称:“CATL年利润达数千亿韩元(1亿韩元≈58万元人民币),正通过大规模扩建逐渐实现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