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巨头尚德太阳能电力(Suntech Power)有限公司因无法偿还债务而宣布停止支付债务后,在市场上引起不小的风波。
彭博社等外媒当地时间19日报道称,尚德太阳能电力因无法偿还15日到期的5.41亿美元债务而宣布停止支付债务。
尚德太阳能电力当天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股价仅为0.59美元,还不到1美元。
和2007年鼎盛时期的80美元相比,该公司股票现在无异于废纸。
尚德总裁是曾在澳洲留学的施正荣,他于2001年在家乡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创办了这家生产太阳能电池和模块的企业。
该公司200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使中国成为世界太阳能市场的霸主。
公司破产的原因是全球供应过剩和价格暴跌带来的亏损。
尚德经营状况非常糟糕,甚至去年没有公布业绩。
前年亏损高达6.33亿美元,负债规模达22亿美元。
◇中国政府不再支援尚德令世界光状企业惊讶的是中国政府任由尚德停止支付债务。
此前中国政府一直提供金融援助鼓励本国企业大规模投资并增加设备。
受此影响,对太阳能产业进行重整的不是供应过剩的源头中国,而是欧洲、美国和韩国。
德国Q-cell(韩华收购)和Solon、美国Solyndra和Evergreen Solar等主要企业的破产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事例。
一度想将太阳能产业培养为新一代增长产业的三星、LG、现代重工、KCC等韩国大企业也一致取消或减少了投资。

▲尚德太阳能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工厂建筑正面被太阳能电池覆盖。
该公司因亏损而于19日宣布停止支付债务。
朝鲜日报记者摄影
韩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会长金相烈表示:“中国政府雄心勃勃地要将本国太阳能产业推向世界巅峰并大力提供援助,结果出现难以承受的困难局面。
”就是说,尚德沦为“无底洞”。
和尚德一起主导全球太阳能市场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 Solar)、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去年也分别亏损2.3亿美元和4亿美元,给中国政府带来了负担。
关键问题是中国政府如何处理尚德。
如果由地方政府收购并继续保持目前的生产能力,就很难解决供应过剩这一业界难题。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这一事件中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开始叫停对太阳能产业的盲目支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中央政府虽然打算整合大型太阳能企业,但地方政府是否照做还有待观察。
”◇韩企能否迎来机遇 韩国也受到尚德太阳能停止支付债务的影响。
尚德一直在韩国购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原材料),是韩国的大客户。
OCI公司与尚德太阳能签署了一项供货合同,到2016年向尚德供应价值6.31亿美元的多晶硅。
但该公司必须做好部分合同被撕毁的最坏打算。
但大多数人认为,从中长期角度看,这对韩国是个利好因素。
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比需求量高出5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全球产量中占一半以上的中国如果以某种形式进入调整,很有可能会提前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这样一来,尚德的竞争对手、韩华集团子公司韩华新能源和Q-cell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扩大。
市场调查机构SNS research表示:“中国太阳能光状产业巨头的没落对韩国企业来说是一个积极消息。
日本等地的太阳能模块订货量最近有所增加,韩国企业应该掌握主导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