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撒切尔夫人,改变英国和世界的铁娘子

李汉洙/俞硕在

查看韩文原文

“她让英国从福利国家走向新自由主义,这一模式变化具有历史意义。
”(首尔大学教授康元泽) 专家评价称,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改变了1945年后在英国落地生根的“福利国家”的传统,创造了所谓“新自由主义”的新模式。
撒切尔上台之前,无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都推行符合民心的福利国家模式,但撒切尔担任首相的11年里,彻底改变了这种模式。
撒切尔成为首相之前的1979年1月至3月,英国社会因公共机构工会罢工而面临严重的混乱局面。
这一大规模罢工被称为“不满的冬天”,导致学校、机场、医院等设施全面瘫痪。
国民在持续不断的罢工事态中认识到公共服务机构工会规模过大。


▲左图为,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左)1990年7月4日在伦敦首相官邸迎接当时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黑人解放组织)主席曼德拉。
右图为,撒切尔(右)1982年9月在中国北京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举行会晤,就英国殖民地香港回归等事宜进行磋商。
照片=路透社、美联社


撒切尔对享特权的工会、生产效率低却还不断涨薪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大手术”,切除“毒瘤”。
汉阳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崔晋宇表示:“她当时是想改变经济模式,为经济长期稳定奠定基础,并未采取短期的大众迎合主义政策。
虽然当时的劳动者在短期内经历了痛苦,但从长远角度看,为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好转奠定了基础。
”作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的领袖魅力和领导力始终受到双重评价。
比起内阁官员组织,撒切尔更喜欢和唐宁街(首相官邸)的身边人士定期聚会并推进相关政策。
据说,对于撒切尔得出的结论,内阁官员很难提出反对意见。
高丽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高世薰表示:“因为唯我独尊,撒切尔1990年成为第一个因党内反对而卸任的首相。
”延世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李年镐表示:“撒切尔的固执使改革成为可能,但也正是因为她以自我为中心和不妥协的性格,使得新自由主义成为没有人情味的意识形态。


▲1982年福克兰战争爆发第二年,访问福克兰群岛的撒切尔(中)和英国军人一起挥手。
福克兰群岛距离阿根廷480公里,距离英国1.3万多公里,1816年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中独立的阿根廷开始主张对英国等列强国家过去占领岛屿的主权,并与英国发生战争。
撒切尔带领英国军队在福克兰战争中获胜,展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为长期执政奠定基础。
英国1833年宣布福克兰群岛是英国领土。
照片=《每日邮报》


撒切尔能长期执政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撒切尔因妥善应对福克兰战争而在1983年选举中人气暴涨。
当时的在野党工党成立后发生严重内讧也对撒切尔长期执政产生了有利影响。
专家指出,撒切尔造就了当今英国的政治版图。
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工党)被评为撒切尔的“批判性继承者”。
康元泽表示:“虽然所属政党不同,但布莱尔却被称为‘撒切尔的嫡子’。
” 作为冷战时代终结的仲裁者,撒切尔功不可没。
撒切尔做了不少幕后工作,最终促成前苏共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于1986年1月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行削减核武器的会谈。
此次会谈虽然破裂,但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一年后举行的会谈中就销毁两国中程核导弹达成协议。
据评价,撒切尔多次与戈尔巴乔夫和里根会面,建立互信关系,为冷战时代终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输入 : 2013-04-09 12:58  |  更新 : 2013-04-09 12:5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