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安倍称侵略没定义 专家:否认联合国决议

金真明

查看韩文原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的“侵略无定义”的言论不仅仅涉及韩日关系和中日关系。
专家指出:“20世纪40年代,同盟国将日本和德国等国的行为定性为‘侵略’并与之抗衡。
安倍的妄言等于是全面否认了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当今国际秩序和联合国机制下的基本精神。
”◇“相当于否认联合国精神”安倍晋三23日表示:“学术界和国际上都未对侵略做出定义。
其定义会因国与国关系中各国所处的立场而有所不同。
”他的意思是说,日本因战败而被定性为“侵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专家对此指出,这是在否认将日本对韩国等亚洲国家和美国动用武力定性为“侵略”行为的战后国际秩序。
国际法专家、釜山大学法学专门研究生院教授朴培根表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将战争定性为‘旨在阻止日本侵略的战争’,联合国机制随之诞生。
可以说,安倍发言是在否认同盟国定性的战争性质以及日本投降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联合国机制的基本精神。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于1942年1月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宣言内容包括:将动用一切资源对抗日本、德国、意大利,以保卫生命、自由、独立、人权和正义。
美国、中国、英国在1943年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将抗日战争定性为“旨在阻止和惩罚日本侵略行为的战争”。
1951年签署的总结战争的《旧金山和约》中也包括日本接受战争罪行相关审判的条款。
专家认为,安倍发言全面否认了从《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到《旧金山和约》等一系列国际宣言以及东京审判。
国际法专家、首尔大学教授表示:“安倍发言的意思是,如果日本在战争中获胜,就不是侵略行为。
签署《旧金山和约》的48个国家应全部出面予以制裁。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在日本战败后的1945年9月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被逮捕并服刑到1948年。
◇“安培对国际法没有常识”有人指出,“未对侵略做出定义”的言论本身就是完全不了解国际法规的没有常识的妄言。
韩国外国语大学法学系教授李长熙表示:“《联合国宪章》第53条和107条中包含有关‘旧敌国’的条款,这意味着联合国是以对抗(发动二战的)日本、德国等轴心国侵略行为为目的成立的。
此后联合国又经过长时间讨论,以大会决议案的方式对侵略的概念做出定义,但一个国家的首相竟然对这一事实毫不知情,真是没有常识。
”联合国于1974年12月14日表决通过了有关“侵略定义”的3314号大会决议案,并在附属文件中明确定义:“侵略是指一个国家动用武力侵害另一国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行为”。
这一定义还被《国际刑事法院(ICC)罗马规约》引用,成为国际社会处罚侵略行为和侵略罪行的根据。


输入 : 2013-04-25 15:01  |  更新 : 2013-04-25 15:0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