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日元走贬+全球萧条 韩经济如履薄冰

金兑根/朴有硏

查看韩文原文

日元走弱给韩国经济蒙上了阴影。
《华尔街日报》警告称:“韩国是此次日元走低的最大受害国。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88年至1990年)和21世纪初期(2004年至2007年),韩国两次经历了日元走弱带来的冲击。
但第三次迎来的日元贬值,却引发韩日两国的生存大竞争,因此与以往截然不同。
专家解释说,第三次日元走弱与过去相比大体上有3种根本性不同点。


▲日元正以最快速度贬值,而且和过去不同,与全球经济低迷重叠,因此对韩国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
图为,本月14日,在首尔明洞一家商业银行的电子大屏幕上显示,日元对韩元比价降至100日元兑1070韩元线。
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①日元贬值与全球经济低迷重叠对韩国造成影响的首次日元走弱发生在1988年至1990年。
当时,随着日本经济泡沫崩溃,日元开始走低。
而韩国经济受三低(低油价、低美元、低利率)的影响,韩元升值。
虽然当时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从1988年的4.5%降至1990年的3.2%,暂时有所放缓,但与2008年以后连续6年低迷的目前的世界经济状况不同。
第二次日元走低时间是2004年至2007年,当时因日本维持超低利率,导致日元流出海外并引发日元走低现象。
而当时的世界经济克服IT泡沫的冲击并持续增长,增长率达到4.5%至5.4%。
因世界经济状况良好,虽然日元走低,但韩国出口依然迅速增长。
从此可以看出,前两次日元走低时,世界经济仍保持增长势头,因此对韩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有限。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日本为走出通货紧缩人为制造了第三次日元走低现象。
韩国经济出现连续8个季度零增长等陷入低增长趋势的迹象。
②韩日产品在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与过去日元走低时相比,另一个不同点是,韩日两国在全球出口市场上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过去,由于日本和韩国存在技术差距,出口产品的性质也有差异,因此直接竞争所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小。
据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的五大出口产品是电气电子(占总出口额的31.3%)、汽车(17.8%)、机械类(17.2%)、精密仪器(6.4%)、化学(5.8%)。
得益于当时日元走低,上述产品受惠。
而同期韩国的五大出口产品为电气电子(占总出口额的34.3%)、纤维(14.2%)、汽车(7.5%)、钢铁(6.4%)、机械类(6.1%)。
受日元走低的影响,电气电子、汽车和机械类出现损失,但当时汽车和机械类在韩国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
但随着韩国迅速赶上日本的技术水平,现在两国在相同种类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
从展现两国出口产品间的直接竞争关系的出口竞争度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出口竞争度越接近1,表明两国的竞争关系越激烈。
韩日两国的出口竞争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保持在0.410左右,而到2007年升至0.461,到去年1月至11月提高到0.481。
这表明,两国的出口产品几乎有一半重叠。
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分析称,如果日元贬值加快,美元对韩元和日元的比价分别接近1美元兑1000韩元和110日元,韩国制造业的营业利润在今后的1年里将减少26万亿韩元。
③日元走低,国际互助无指望主要发达国家实际上默认了此次日元贬值,因此韩国很难找到共同应对的友军,这一点也与过去不同。
美国和欧洲已经展开与日本类似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发达国家认为,如果日元贬值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就没有必要加以制止。
因此在7国集团(G7)和20国集团(G20)峰会上,没有对“安倍经济学”发出警告。
这和过去日元长期走低时G7出面截然不同。
《金融时报》最近报道说:“日本推进安倍经济学后,美国和日本股市平均上涨15%,而其余新兴市场仅上涨7%。
因此,美国没有理由要求日本停止日元走低。
”此外,因日元走低,韩日两国在股市和债券等金融市场上也正面冲突。
过去日本主要进军发达市场,而韩国进军新兴市场。
但自从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韩国被编入FTSE指数等发达国家指数,被分类为与日本相同的发达经济圈。
实际上,韩国股市今年下跌2.4%,而同期日本股市却上涨42%。
这是因为,流入韩国的外国资金又纷纷转移到日本股市。


输入 : 2013-05-15 15:29  |  更新 : 2013-05-15 15:2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