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外企上演“出韩国记” 韩金融市场遭冷落

罗志弘/孙振硕

查看韩文原文

本月5日(周五)晚,记者来到在首尔汝矣岛国际金融中心(IFC)一带,标榜“国际金融中心”而建设的3栋国际金融中心大楼中,有灯光的只有最先竣工的第1栋大楼(32层)。
而去年11月竣工的第3栋大楼(55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入驻,因此漆黑一片。
与第3栋大楼同时竣工的第2栋大楼的出租率也仅为38%,建筑物大部分空空如也。
在勉强住满的第1栋大楼里,不仅有电子公司(索尼)和建筑材料公司(LG Hausys),甚至还有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
虽然避免了闲置,但与国际金融中心名字相符的外国大型金融公司一家也没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国证券公司首尔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最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瑞银集团(UBS)将租借合同延长到2019年,出现了好景气。
而空荡荡的首尔国际金融中心反映出受到外国金融公司冷落的韩国金融业的现状。
” ◇外资金融公司上演“出韩国记” 外资金融公司不仅不愿进军韩国,原本进军韩国的公司也开始接二连三地离开韩国。
本月5日,欧洲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HSBC)决定在韩国11家分行中关闭10家,并撤销个人金融事业。
自2001年以后,撤离韩国的外国银行这已经是第8家。
此前,日本朝日银行、美国夏威夷•加利福尼亚联合银行、澳大利亚国家银行、中东阿拉伯银行等相继离开了韩国。
据韩国金融监督院透露,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9年,进军韩国的海外银行有46家,而到去年减至39家。
撤离韩国的不仅仅是银行。
荷兰保险公司荷兰国际集团(ING)为撤离韩国,正在推进向东洋生命出售韩国分公司。
据悉,英国保险公司英杰华集团也将出售友利英杰华生命的股份,撤销韩国事业。
此前,2007年进入韩国市场的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于去年11月时隔5年撤离韩国。
美国国际集团(AIG)也取消了在韩国设立亚太总部的计划。


▲图为,首尔汝矣岛国际金融中心(IFC)。
共有3栋楼,最高55层。
38层大楼里有港丽酒店、购物中心等。
虽然自2011年10月竣工后开放已有两年时间,但没有一家金融公司有意入驻。
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因外国金融公司纷纷撤离韩国,韩国正在失去一些优越的工作岗位。
在汇丰银行工作的职员中,有240多人失去了饭碗。
友利金融将从下半年开始正式实施民营化,但外国金融公司的参与十分消极,因此让金融当局担忧不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国银行行长表示:“因银行间的激烈竞争导致收益下降,这种情况下金融当局还严格管制束缚了银行的手脚,这样哪个外国银行愿意收购韩国银行呢?”◇韩国银行收益急剧下降韩国金融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落后收益下降。
韩国各银行主要做担保贷款轻松获取利息的生意,因此只要利率下跌收益就会急剧下降。
金融当局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加强了扩大老百姓金融贷款和下调手续费等银行的社会责任,这导致银行的收益进一步下滑。
全球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韩国所有银行的总纯利润达15万亿韩元,但到去年减至8.7万亿韩元,减少近一半。
与外国银行相比,韩国银行的收益更加惨淡。
去年,韩国17家商业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41%,仅为中国四大银行(工商、建设、农业、中国银行)平均值21%的三分之一。
因收益下降而苦恼的美国四大银行(富国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银行)也达到7.3%,高于韩国银行。
前金融监督院副院长朱再成(音)表示:“国际金融公司开始精简机构后,率先撤消收益较低的国家分行,因此韩国首当其冲。
”收益下降,韩国金融圈也有很大的责任。
因为仅满足于狭小的内需市场,并未进军海外等致力于收益多元化。
虽然韩国金融公司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军海外,但在资产规模和创收能力方面远不及国际金融公司。
金融监督院透露,在去年的总资产中,银行、证券、生命保险公司海外分部的资产分别占3.9%、0.7%和0.1%。
而法国巴黎银行和汇丰银行的海外资产比重达到48%。
此外,在韩国各银行的总利益中,海外分行所占比重也仅为7.1%,还不到汇丰银行(83%)的10%。
韩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委员徐炳浩(音)表示:“韩国金融产业的事业结构过于单纯,而且公司之间没有差别化,因而在面临景气变动等临时因素时收益就会发生动荡。
因此,在海外难以预测,而且风险也很高。
”银行联合会会长朴炳元(音)表示:“如果金融产业失去竞争力,最终会导致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本质功能萎缩。
政府应尽快采取对策培养金融产业。


输入 : 2013-07-08 17:02  |  更新 : 2013-07-08 17:0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