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表示,如果中国不能兑现经济改革承诺,提高内需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那么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一半至4%左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7日在《中国经济年度评估报告》中表示,留给中国改变现有发展模式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中国如不改革对外依赖出口,对内则依赖基础设施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的模式,中国经济可能骤然减速,2018年之后的某个时间可能降至4%左右,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直到2030年都将维持在美国水平的四分之一上下。
关于中国经济增率骤减的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了依赖投资和出口而不是内需的经济结构、有缺陷的金融系统、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房地产泡沫等四大危险因素。
报告指出,朝向在更大程度上基于消费者的经济的决定性转变尚未发生。
2011年,消费曾成为大于投资的增长贡献因素,但2012年底的一轮小规模刺激逆转了这个趋势。
报告还指出,中国社会融资总量的存量(衡量经济中信贷总量的一种标准)自2009年初以来增加60%以上,显示杠杆率上升,导致资产负债表状况恶化。
IMF表示,尤其令人担心的是,这些信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传统的金融体系安排的。
报告书还忧虑,若计入政府融资工具和预算外基金的债务,去年“实际政府债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
IMF亚太部副主任马库斯-罗德劳尔说:“尽管这样的债务负担仍是可控的,但政府在财政上的回旋余地小于以往。
”他还忧虑中国房地产泡沫,认为最近中国房地产在GDP所占的比重超过了10%。
就短期而言,IMF的这份报告较多数分析师更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
IMF预计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7.8%和7.7%,而许多中国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都将低于7.5%。
IMF的预测反映出其今年早些时候的观点,时间点就在经济放缓更加明显以及中国央行严厉打击“影子信贷”之前。
与此同时,IMF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了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