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于一个移居满洲的日本家庭。她父亲的朋友、中国银行家李际春在她小时候想认她做养女,给她起了中文名字“李香兰”。汉语和日语都精通的李香兰18岁时(1938年)作为日本帝国主义设立的满洲国满洲电影协会所属电影演员出道。
满洲电影协会当时主要制作宣传美化日本侵略行为的电影,让李香兰饰演在抗日运动中被日本征服而梦想投诚日本的中国少女。为扩大宣传效果,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掩盖了李香兰是日本人这一事实。李香兰凭借异国风情的外貌和优秀的唱功红遍东北亚。
日本1945年战败后,李香兰因出演亲日电影而被扣上“汉奸”的帽子并被逮捕。面临被枪决危机的李香兰终于拿出了户籍证书证明自己是日本人。中国法庭表示:“这是处罚汉奸的法庭,如果是日本人就无罪。”随后将李香兰驱逐出境。
李香兰1946年回国后恢复了本名,作为日本国民歌手、演员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期”。此后她在《金瓶梅》等香港电影中饰演“李香兰”,并进军美国好莱坞。台湾歌手邓丽君20世纪70年代翻唱后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歌曲《夜来香》正是李香兰1944年首次演唱的歌曲。
- ▲ 20世纪50年代,当时30多岁的山口淑子进军美国好莱坞以“日本人淑子”身份活动时,开心地和朋友合影(上图左侧)。下图为20世纪40年代初,她隐藏真实身份以“中国人李香兰”身份活动时拍下的照片。左起为1944年发行的热门歌曲《夜来香》的唱片封面、在中国满洲举行演出的舞台以及日本报纸刊登的“李香兰”的日本演出广告。照片=《每日新闻》提供
1958年,38岁的山口淑子在日本嫁给一名外交官,并宣布退出演艺界。但11年后,山口淑子又以电视主持人的身份复出,在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现场进行了采访。1974年,山口淑子在时任首相田中角荣的建议下涉足政坛,担任了18年的自民党参议员。
山口淑子1979年前往朝鲜并制作了单独采访金日成的电视节目。极度避讳外国媒体的金日成接受采访是因为他是“李香兰”的粉丝。山口淑子生前曾说:“(金日成对我说)我对您非常熟悉。参加游击队活动时曾看过您演的电影。还让我给他唱首歌。”据悉,金日成所说的电影是山口淑子1940年主演并演唱主题曲的日本帝国主义宣传影片《支那之夜》。
山口淑子曾任旨在支援日军慰安妇受害者的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她当时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表示:“听了15岁就被抓去做慰安妇并试图喝药自杀的受害者的故事,泪水直流。”还敦促(日本)向慰安妇受害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