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被一人统治体制、战浪外交搞砸",中国经济危机"习近平责任论"

曾任政协委员的香港亲华派刘梦雄向新加坡《联合早报》投稿主张:“时代错位的政治运动搞砸了经济”,“政治改革是培育市场经济的药方”

崔有植 朝鲜日报东北亚研究所所长

查看韩文原文
房地产企业连环倒闭危机、人民币汇率下跌、外资撤离…几乎每天都会传出中国经济遭遇危机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将基准利率下调0.1%p,尝试振兴经济,但不少舆论评价称,此举不过是“杯水车薪”。中国始终未能拿出解决危机的有效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亲华媒体《联合早报》于8月21日刊登了一篇长文,言辞激烈地将经济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习近平主席。该文的作者是曾担任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委员,如今的身份是香港企业家的刘梦雄(75岁)。

香港的重量级亲华人士在新加坡亲华媒体登载直接抨击习近平的文章,此事非同寻常。过去一周间,该文在中华圈成为了热议话题。

▲ 8月21日,前政协委员刘梦雄在新加坡中文报纸《联合早报》上刊登的评论文章。/联合早报
“经济危机的根子在政治”

文章题为《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文章开篇逐一列举了私企倒闭潮、外企撤离潮、投资大幅萎缩潮、出入口下降潮、消费严重不足潮、大规模失业潮等经济问题,并反问道:“自改革开放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为何数年之间风云突变,急剧下滑?”而本文的标题正是笔者给出的答案。即,问题在政治。

他指出,以意识形态开展政治运动是问题所在。坚持过时的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强调斗争哲学,滥用国家安全、反间谍概念,导致外商和游客对中国裹足不前。他表示:“中国经济上升期主因是大陆政府政治上中止阶级斗争为纲,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套用政治运动形式,根本不能培育出以法治为基石的自由市场经济。”

▲ 2010年,时任中国政协委员刘梦雄。/维基百科
他还指出,持续数年的国进民退(国有部门占比增加,民间部门缩小)也是问题之一。在改革开放时期,通过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实现了高度增长,现如今,却在国内民企乃至私企设立党支部,接连出台动摇民营企业私有财产权的措施。

在过去数年间,中国国内出现大量“消灭私有制”、“私营经济退场论”等极左派式的主张。在地方,政府给民企制造各种负担和把柄甚至没收财产。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信心尽失,移民海外。刘梦雄表示:“私企、外企两大经济主力军信心大失,中国经济岂能不走下坡?”

自找脱钩的傲慢与幻想

笔者认为,一人统治体制持续强化,甚至回到个人崇拜盛行的毛泽东文革时代也是问题之一。言下之意,针对不符合经济原理,不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的政策出台,缺乏相应的纠错机制。名为“新冠清零”的极端防疫政策就是代表性的事例。针对大流行,没有出台基于科学的公共卫生政策,而是无限上纲为制度之争,搞糟了经济。笔者还提及了美中关系。明明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却幻想“中国已在经济上、科技上、综合国力上全面超越美国”,打破了与美国的双赢关系。而且,连年推行战狼外交导致四面树敌,在乌战中,与大多数国家背道而驰站队俄罗斯遭到孤立,完全是自找的。如此狂放的外交招致西方企业撤离对华投资、供应链去中国、贸易脱钩,给中国经济造成了致命打击。

▲ 2022年5月28日,阐述中国经济低迷和习近平责任论的《经济学人》封面。/经济学人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盛极而衰是迟迟不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恶果”,“企图回归原教旨社会主义,以此求得保住共产党的政权安全,只会让僵化的斯大林政治体制下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越激越大。”笔者建议学习越南,政治上从党内民主扩展到社会民主,对外关系包括对美俄西方及亚细安友好融洽,带动经济发展。虽然全文都不曾提及习近平的名字,但内容完全是直指习近平。

西方多次有舆论指出习近平是中国经济的最大麻烦。2022年5月28日,《经济学人》还通过封面文章讨论了这一问题。但中国国内几乎没有正面提出习近平责任论的文章。

◇亲华人士、亲华媒体反目

刘梦雄生于广东省,后偷渡到香港,靠投资期货和外汇积累了巨大财富。2006年被中国政府评选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2008年进军中央舞台,曾担任过政协委员。此后,他曾在香港亲华媒体《东方日报》发表专栏,撰写支持中国政府、批评香港民主派的文章。

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却在新加坡亲华媒体上发表直接抨击习近平的文章。而且还选在习近平主席为出席金砖峰会抵达南非的当天刊登。

虽然刘梦雄的文章不能当即给习近平政权带来打击,但在唤起人们对习近平经济危机责任论的思考上想必会发挥不小的作用。由此看来,认为习近平继续执政中国经济将难觅活路的认识将会在中国内外进一步扩散开来。

▲ 8月21日,习近平主席抵达南非出席金砖峰会。/习近平TV截图

输入 : 2023-08-28 12:14  |  更新 : 2023-08-28 16:2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