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对泰国的汽车企业投资,是以美中矛盾和全球供应链重组为契机开始的东盟“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竞争的一个侧面。政治色彩淡薄的东盟一直以来没有向美国或中国任何地方倾斜,而是追求经济实惠。因此,不仅是从中国撤离的汽车、电子、建设等多个领域的韩国、日本企业,就连中国企业也接连向东盟转移生产设施并结成“经济同盟”。聚集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10个国家的东盟是具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生产基地。以去年为准,人口达到6.7944亿人,主要国家的中位年龄年轻至30岁出头。因此,在美中矛盾中,作为今后替代或补充中国的市场,其重要性会进一步增大,有望成为替代中国的生产基地。
守护后院的日本,挑战的中国
东盟原本是日本的后院。日本今年迎来了与东盟友好交流50周年。约1.5万家日本企业在东盟一带设有当地法人、子公司、工厂等。再加上受到去中国化的影响,新冠疫情期间一度停滞不前的对东盟投资最近有扩大的迹象。从今年10月开始在中国减产的丰田,正在进行截至2026年在印度尼西亚生产电动汽车生产等高达18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索尼今年年初把在中国生产的相机产量的90%转移到泰国等海外,计划2024年在泰国建设车载半导体工厂。
正在增加据点的现代汽车、LG、三星
接点相对较少的韩国企业扩大了此前集中在越南的据点,增加了在东盟的比重。以去中国化为契机寻找新市场的现代汽车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现代汽车去年先后启动了15万辆规模的印度尼西亚整车工厂和10万辆规模的组装工厂,正在迅速增加生产基地。21日,在新加坡将追加启动最多年产5万辆,可试验新生产技术的全球创新中心。如果泰国起亚工厂确定建设,将在东盟四个国家建立据点。“K电池”也在向东盟发展。LG能源解决方案在印度尼西亚与现代汽车建立合资工厂,三星SDI正在马来西亚建设第二家电池工厂。
☞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
意思是朋友(friend)和意为构建生产设施的“离岸(shoring)”的合成词。就是说,将生产设施转移到同盟国或友邦国,以应对供应链的冲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