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掀开“竹幕”的美国外交巨匠…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百岁辞世

金真明 朝鲜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 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路透社,韩联社
当地时间29日,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0岁。具体死因没有公布。

《华盛顿邮报》评价称:“在两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杰拉尔德·福特)手下构建全球局势的基辛格与世长辞”,“他虽是在美国国际问题和政策制定上发挥无可比拟的领导力的外交官,但他也不断受到批评势力的攻击,认为他没有操守和道德观念。”

1923年,基辛格出生于德国菲尔特。父母是犹太人,职业是教师,一家人为躲避纳粹迫害,于1938年移居美国,并在纽约定居。他刚到美国时几乎不会说英语,且一生都保留着浓重的德语语调。尽管如此,他还是凭借出色的头脑考入哈佛大学,1950年获得文学学士,1952年和1954年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华盛顿特区名声大噪之前,就已经奠定了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基础。

1969年,他被任命为时任总统尼克松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并成为了美国维持国际关系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在1969年1月至1975年间担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并于1973年9月开始兼任国务卿。他是至今为止唯一同时担任过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人。

他推动当时正处于冷战的美苏缓和。1969年,美国和苏联开始进行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并于1972年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ALT I)。1973年1月,在巴黎与北越政府举行会谈,签署了以美军撤军和设立推进南北越政府和平进程的机构为内容的停战协定。因为这一功劳,他与越南谈判代表黎德寿一同被授予了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同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期,他往返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发挥了仲裁者的作用,缓和了军事紧张,诱导敌对关系国休战。“穿梭外交”这个词就是在这时产生的。

▲ 1975年12月2日,在中国北京,在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和其女苏珊的注视下,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正与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握手。/路透社,韩联社
而基辛格外交的“巅峰之举”是中国。1971年7月9日,基辛格掀开凭借乒乓外交,数十年来高高挂起的中国“竹幕”,成为首位踏上中国国土的美国外交官。当时正在巴基斯坦访问的基辛格以“肚子疼要在酒店休息”为由甩开媒体,乘包机飞往北京的趣闻流传至今。

在他与周恩来举行秘密会谈后的第二年,尼克松与毛泽东举行首脑会谈,1979年美中正式建交。基辛格卸任公职后仍访问中国数十次,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引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领导人进行直接对话和交流,担任美中关系的桥梁。中国人也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老朋友”,给予最高礼遇。

2011年,在他88岁时,他汇总了与中国领导人的对话、各种外交文件、回顾等,出版了题为《论中国》(On China)的著书。他在书中写道:“中国的对外战略基本在于防御。只要周边异族不联合挑战中国即可相安无事。从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中诞生出的政策便是‘以夷制夷’。这在中国外交中占据极大的分量。”

但之后随着中国威胁加剧,美中关系交恶,谴责基辛格为牵制苏联而改善与华关系的政策是短浅之见的舆论声愈发高涨。他卸任公职后仍频繁访华也被批是“亲华”之举。

对此,咨询公司“Strategy Risks”的石宇(Isaac Stone Fish)在去年出版的题为《美国第二:美国精英们是如何让中国强大的?》的书中严苛地评价称,基辛格在卸任公职后仍致力于为美国企业和中国政府牵线搭桥,成为了类似“中国的影响力特工”的存在。

基辛格的追随者们评价称,他介入智利、塞浦路斯、东帝汶等地的战争和纠纷,践行了“现实政治”(Realpolitik),但谴责一方则主张称,他没有原则和伦理。在1969年至1973年美军轰炸柬埔寨时,他还一度被视为“战犯”。另外,他在手握权力时与女演员桃色新闻不断,私生活也是出了名的混乱。当时,在澄清丑闻的过程中,他说出了那句“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的“名言”。

输入 : 2023-11-30 12:31  |  更新 : 2023-11-30 14:14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