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评论]特朗普称朝鲜为“核国家”需要大惊小怪?

特朗普称呼朝鲜的“核国家”,与NPT规定的“拥核国”不同…若不废除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无法承认其“拥核国”地位;如美国与朝鲜进行裁军谈判,关键在于阻止美国过度让步,应凝聚超党派智慧加以应对

千英宇 前青瓦台外交安保首席、朝鲜半岛未来论坛理事长

查看韩文原文
美国总统特朗普继就职当日在简短新闻发布会上,称朝鲜为“核国家”(nuclear power)后,23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称,对与金正恩的再次会面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就职仪式后的Quad(美、日、澳、印)外交部长会谈发布联合声明,没有提及韩半岛无核化,这一事实也备受瞩目。对此,韩国媒体质疑,特朗普是否要承认朝鲜为“拥核国”,或者美国有意放弃无核化,同朝鲜进行裁军谈判,反应过激且敏感。但28日,白宫发表声明称,特朗普将追求完全无核化。

但特朗普此前的言行证实了,他内心对与金正恩举行首脑会谈抱有较大的期望,而这种期望存在一定危险性,或决定特朗普未来的对朝举措。特金两人今后的博弈将成为韩国外交安保战略的严峻挑战,其结果也将影响韩半岛乃至东亚的战略格局。但我们无需对特朗普称朝鲜为“核国家”做过度的解读。

区分拥有核武器国家的类型和地位的术语,普通人很容易混淆。因为承认某个国家拥有核武器这一事实,与承认其为“拥核国”(NWS,Nuclear Weapon State)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中,正式获得“NWS”认可的国家只有5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除此以外,实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还有4个(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在核政策领域,这9个国家被统称为“核武装国”(nuclear-armed state)。

在4个未获“NWS”认可的国家中,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3国不曾加入NPT,拥有核武器不存在非法一说,因此一直以来被理所当然地称为“事实拥核国”(de facto nuclear weapon state)或“核武装国”。

但对于将朝鲜归入这一分类,国家社会却抱有抵触情绪。原因是朝鲜加入NPT后,因非法开发核武器的罪行,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特殊性质的国际法,背负了无核化(CVID)义务。如果特朗普是基于“核武装国”的含义称朝鲜为“nuclear power”,这虽打破了国际禁忌,但朝鲜的地位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有观点认为,朝鲜的终极目标是获得“拥核国”地位的认可,但如果不修改NPT并废除安理会相关决议,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严格来讲,朝鲜的目标是像其他“事实拥核国”一样,被“容许”拥核。“容许”的含义是不指责朝鲜拥核,接受裁军以取代无核化,解除为迫使其弃核而加诸的制裁。2007年朝核6方会谈当时,在南北首席代表会谈上,时任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官就曾坦言,朝鲜的最终梦想是获得与印度相同的待遇。

那么,如果朝鲜是“nuclear power”,无核化已成泡影,就只能进行裁军谈判了吗?在美国朝野两界,没人相信朝鲜能实现无核化,正如28日的白宫声明所言,美国在官方层面不能放弃无核化。但即使以完全无核化为目标,分阶段推行无核化,在完成核废弃之前,实际上也是在行裁军之实。美国的现实主义者们相信,哪怕是顶着无核化的美名,通过裁军来降低朝鲜对美国的威胁,也总好过无限制放任朝鲜核武力增强,并愿意尝试任何可行的方法。比起与他们争论是无核化还是裁军,阻止美国为了无效裁军而做出过度让步,继而损害韩国安保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特朗普容许朝鲜拥核,韩国该选择自主核武装吗?韩国核武装与否不应取决于美国是否“容许”朝核的存在。而是应当先冷静判断,用自主核武装取代美国延伸威慑,冒着削弱韩美同盟的风险能否让韩国变得更安全,然后再做出决定。当然,开发浓缩技术是刻不容缓的课题,确保政府一旦下定决心就能立即着手进行核武装。韩国外交遭遇内忧外患、陷入四面楚歌,正面临严峻考验。必须凝聚超党派的智慧来应对当前的挑战。

输入 : 2025-01-31 12:38  |  更新 : 2025-01-31 15:06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