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弹劾事态的情况下,无法搞选举运动的国民之力也在正式开始大选活动。据说主要竞选人即将宣布参选。虽然这些大选候选人在经历和能力上与民主党李在明相比没有什么不足之处,但国民之力内部充满了失败意识。在戒严为李在明开辟了大道的情况下,有种也许不值得尝试参选的挫败感。
但从国民之力的立场来看,提放弃还为时过早。最重要的是,李在明的得票基础有限。对李在明这个人的非好感度在每次舆论调查中总是占60%左右。在此情况下,得票的可拓展性必然受到限制。在今年2月的韩国盖洛普调查中,26%的人表示“积极支持李在明担任总统”,41%的人表示“绝对不会支持”。在该调查中,对李在明的非好感度为61%。
1987年引入直选制后,在大选中得票率超过50%的只有一人(朴槿惠,51.5%)。李在明在2022年大选时获得了47.8%的支持率。从对李在明的非好感度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点来看,在本次大选中,李在明的得票率可能达到47%至51%。如果这次大选是国民之力候选人对李在明的双边对决,即,国民之力候选人和前总统尹锡悦一样,就算只有0.7%左右的差距,却也不是没有胜选的余地。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几个前提条件。首先,国民之力的内部竞选要在没有太大杂音的情况下完成,其他候选人要诚心诚意地帮助当选的候选人。这种情况在韩国政治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尤其是在国民之力中更是如此。如果国民之力克服这些障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选的胜负。
如果尹锡悦或外部势力介入国民之力的内部竞选,“戒严和弹劾”的过往会再次成为焦点,大选获胜的可能性很可能消失殆尽。国民之力靠保守层的选票是无法获胜的,要尽量拉拢中立层的选票,如果“戒严和弹劾”再次登场,只会引起中立层的厌恶。弹劾之后,尹锡悦或外部势力今后会如何行动将逐渐浮出水面,但从目前的氛围来看,可能对国民之力产生负面影响。某国民之力政治人士在弹劾后叹息说:“现在党内有一些议员在说尹锡悦指定的人会成为党的大选候选人。”
保守方也需要进行候选人的单一化。与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的合并最终将成为重要课题。在最近的一项舆论调查中,李在明和国民之力候选人、李俊锡三方对决时,李俊锡的支持率为9%。实际上,即使在大选中没有9%,哪怕只有2-3%,也能因此决定胜负。
国民之力的选举战略也很重要。如果国民之力候选人在没有自身特长下陷入“李在明对反李在明”的“李在明陷阱”,最终会无法超越李在明。现在选民们厌倦了“尹对李”的无限政治斗争。如果国民之力候选人制造出尹和李政治斗争第二季,李在明乐见其成。因为对李在明来说,最好的选举格局是“尹锡悦对反尹锡悦”,这种情况就是“李在明陷阱”。
笔者认为2007年“李明博对郑东泳”的大选与现在有相似之处。当时的选举也是在舆论对卢武铉反感很高的情况下举行的。到了“只要反对卢武铉,做什么都行”的地步。进步方的郑候选人以既无法与卢武铉不差异化,却不能与卢武铉差异化的模棱两可的立场参加选举。
郑东泳最终把焦点方在抹黑李明博上。郑东泳方面的选举战略质疑BBK作为起点,又以质疑BBK告终。甚至采取了民主党党职人员对访问国会的李明博吐口水的极端行动。选举结果表明,李明博以531万票(22.5个百分点)的优势获胜。这是1987年至今韩国大选历史上最大的票数差。
在这次大选中,国民之力可以依靠的大山是对李在明的国民反感。相反,对国民之力来说最困难的部分是在于政权交替舆论压倒性地高于政权维持舆论(20个百分点左右)。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本次大选隐藏着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变动的潜在性。但对国民之力来说是穿针孔,对李在明来说是宽敞的大门。
如果国民之力全力以赴,再加上运气,可以凭借50万左右的票数取得戏剧性的胜利,但如果不能好好具备这些条件,则可能遭遇500万票之差的历史性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