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
英文
日文
登录
新闻
评论
韩星
消费时尚
韩范生活
医疗整形
趣味韩语
2019年 12月 14日 18:09
登录
搜索
新闻
评论
韩星
时尚
生活
医疗
韩范生活
|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旅游美食
家居装修
非洲刚果王子深陷韩语魅力
“我只是将自己‘扑通一声’丢进了韩国。” 当被问及“韩语说得比韩国人还好的诀窍”时,他转动起了乌黑的大眼睛。2008年,年仅8岁的乔纳森·托纳(Jonathan Thona,19岁)便从刚果民主共和国来到韩国,如今已是操着一口流利韩语的知名电视人。他的爷爷曾经是Kitona王国的国王,因此被称为“刚果王子”。 乔纳森称:“有人说我是天才,其实我只是把自己丢到了韩国而已。”跟随父亲入境韩国三个月后就上了韩国小学。对于他而已,学校生活是一件苦差事。因为肤色不同,他受到了同学们的戏弄。他说:“感觉自己变成了傻瓜。感到很辛苦。” 后来同龄的朋友和“波鲁鲁”(韩国卡通形象)帮助他提高了韩语实力。而涉猎四字成语则要归功于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表示:“我努力学习,人们也对我敞开了心扉。我决心要让自己‘深入这个国家’。” 乔纳森懂法语和刚果的林加拉语,在他看来,韩语的魅力在于它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各式各样的拟态语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语境,这令他感到非常神奇。 他说,学习韩语的各种词源非常有趣,也很喜欢汉字。他表示:“正如想理解欧洲需要学习拉丁语一般,想要理解韩语就需要懂得汉字。” 乔纳森上个月参加了韩国高考,他如今开始关注韩国近现代史。他表示:“韩国历史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民主主义,因此韩国的历史更加吸引人。”他在电视节目中称:“不应该笼统地主张独岛是韩国领土,而是要学习历史”,引发了共鸣。 乔纳森的梦想是“得到多少,奉献多少”。他说:“我认为小小年纪来到韩国生活是一种特权。我在适应韩国生活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他希望将来能够成为民间外交官。“想以在韩国学到的东西为基础,对刚果和韩国两个国家都能够有所贡献。”
具本宇
朝鲜日报记者 | 2019-12-12
走进传统童话故事
在韩国,有不少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村庄,村庄里流传着许多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 村子从何而来,某处与何相关,在人们的丰富想象力的编织下,这些老故事就像一部部奇幻电影般妙趣横生。 釜山金井山城村 + 孩子沼和仙女 从前有一座山,从山上往下俯瞰便是洛东江,山里有一座小屋,屋里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夫妻俩十分恩爱,却没有子女。为了如愿得子,夫妻俩到池沼边的岩石上求拜。祈祷百天后,一位仙女出现了,她说可以让他们如愿得子,但三年后她要将孩子带回天庭。求子心切的妻子假意承诺。此后三年,相安无事,满三年的那天,夫妻俩背着孩子来到池沼边,想向仙女表示感谢。此前,因为害怕孩子被夺走,夫妻俩从未到过池边。欣赏到小池沼的美景,妻子为之陶醉,于是她将孩子放在大石头上,自己下水洗澡,时间在不知不觉间过去,待她回过神来,才发现孩子不见了。母亲哀求仙女将孩子还给她,但仙女说天意难违,只是告诉她可以每晚到这里来,孩子和仙女每晚都会在这里洗澡。后来,人们认为这里是孩子溺亡的地方,给此地取名为“孩子沼”。孩子沼位于釜山金井山城村,景色优美。这里依然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每逢月末半月升起之时,都会有一位仙女会带着孩子在此下凡。 全罗道灵岩鸠林村 + 道诜国师诞生神话 新罗末期,月出山山脚有一个叫做圣基洞的村庄,村里住着一位姓崔的姑娘。有一天,寒风刺骨,姑娘来到溪边洗衣,一根黄瓜忽然从上游漂了下来,她起初没怎么注意,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根黄瓜漂到了她跟前。姑娘心想,黄瓜明明飘走了,怎么又回来了呢?疑惑不解的姑娘捞起黄瓜咬了一口。不久之后,姑娘竟有了身孕。姑娘的父亲对她未婚先孕愤怒不已,将生下来的孩子丢到了林中的岩石上。过了几天,姑娘实在放心不下孩子,便来到岩石边查看,此时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群鸽子竟然用翅膀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姑娘将孩子带回家中抚养,但孩子没有父亲,姑娘饱受嘲笑。于是,她在孩子12岁时就送他到月岩寺出家,孩子长大后,成了一代风水大师——道诜国师。他曾预言高丽的建国,并广布佛教,是新罗四大高僧之一。后来,他出生的村子被称为“鸠林村”,为了纪念他崇高的精神,此地每年都会举行“道诜国师文化艺术节”。 安东河回村 + 河回面具传说 高丽中期,庆尚北道河回村有一位多才多艺的许公子,毫不起眼的木块经他手能变成惟妙惟肖的木偶。那时候,河回村灾难不断,有一天,许公子忽然梦见了一位怪异的白胡子老人,对他说道:“我是河回村的守护神,你只要制作12个面具,戴上面具作法,灾难便可消除,但在面具做好前,不得让任何人发现,否则,你将难逃一死。”留下此话,老人便消失不见了。许公子便在屋前拉上禁绳,沐浴斋戒,废寝忘食地制作面具。而在许公子的隔壁,住着一位爱慕他的姑娘,因思念之苦难耐,便前来寻他。来到许公子的房门前,姑娘喊了几声“公子”,没有回应,便悄悄地在门上抠了一个洞,偷偷地往里看了一下。而此时,许公子正要完成第12个鬼魅面具的下巴,白胡子老人的话也在此刻应验,许公子吐血身亡。失去心上人后,悲痛不已的姑娘也随之自尽。因此,鬼魅面具便以没有下巴的模样流传至今。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故事中的河回面具也已在河回村保存了700多年,现已被韩国指定为第121号国宝。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12-11
“光之地堡:梵高”展开幕
韩国人最喜爱的画家文森特·梵高(1853年-1890年)在济州岛“登陆”。6日,“梵高展”在位于济州岛的“光之地堡(Bunker de Lumières)”开幕。梵高展系大型媒体艺术,吸引了超过55万观展者的“光之地堡:克里姆特”展的后续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0月25日。 在“光之地堡:梵高”展上,将欣赏到梵高的创意性集中迸发的约10年间的800余幅绘画作品和1,000余幅素描作品(上映时间32分钟)。梵高特有的大胆配色和强烈的笔触将华丽地投射在地堡的墙面上。观展者可以在黑暗的地堡中自由穿梭,置身于梵高的《向日葵》、《星夜》等作品中,欣赏光与影不断交迭的旋涡。 展览还将展出同梵高友谊深厚、互相影响的画家保罗·高更((1848年-1903年)的作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个“保罗·高更”沉浸式媒体艺术作品(上映时间10分钟)将在光之地堡首次亮相。展出以回忆高更的故乡布列塔尼(Brittany)为开端,高更留下的杰作向通过沉浸式数码技术来欣赏的观展者抛出疑问:“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向何处?”最后以高更的自画像华丽收尾。 光之地堡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5.5米的展示空间被90多部投影机播放出的影像瞬间填满再清空,如此反复。支撑地堡内部的27根柱子使空间更富有深度,70多个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更是令感动倍增。光之地堡运营企业代表称:“从梵高初期的作品到全盛期的作品,人们将领略到风景画、夜景画、自画像、静物画等名作的精髓。”
吴在勇
朝鲜日报记者 | 2019-12-06
德国15岁少女演唱BTS歌曲成为电视选秀明星
“我只能在庭院里/绽放像你一般世间最美的花朵/化作你懂得的我呼吸……” 今年3月,家住德国汉堡的伊芙琳•齐默尔曼(15岁,照片)出演德国电视选秀节目《Voice Kids》时演唱了BTS的《无法传递的真心》,从而跻身明星行列。在节目设定上,伊芙琳在舞台后面不露脸,当评委问她“这到底是哪个国家的语言”时,伊芙琳回答:“韩语,BTS的歌。”当一位评委问到“3、2、1用韩语怎么说”时,伊芙琳非常准确地用韩语回答:“ 三、二、一。”在几百名观众也用韩语高喊“三、二、一”时,幕布被拉开,伊芙琳登场。伊芙琳演唱BTS的视频在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成为热门话题。 记者通过邮件采访到伊芙琳,她说:“我听到的第一首K-POP歌曲是泫雅的《Ice Cream》。从2016年起,我每周和朋友们一起练习K-POP舞蹈和歌曲,感觉很好。”她说,父母来自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他们平时使用俄语和德语,但最近她开始学习韩国语。伊芙琳说:“刚开始,我用英语查歌词,学习含义。但一年前起,我开始购买韩国语教材,学会了阅读和使用韩语教材的方法。简单的对话和点菜等,我可以用韩语。与德国和俄语不同,韩文发音柔和,字体漂亮。我最喜欢‘夏天’这个单词。”
金秀琼
朝鲜日报记者 | 2019-11-28
韩文成为无文字民族的发音标记
这里的招牌从指示牌到壁画,密密麻麻都是韩文。还有用韩文写的“拍照区”。这是印尼少数民族吉阿吉阿族的最新风景。在吉阿吉阿族聚居的村庄里建成了“韩国村”,学校、市场、公交车站挂上了韩文的牌子,还出现了用于拍照的韩服出租店。在这里活动了10年的韩文教师郑德英(音,58岁)说:“截至目前,培养出的韩文教育生有2000名左右。” ◇韩文成为少数民族的发音标记 今年是“韩文1号进军案例”——吉阿吉阿族引进韩文10周年。2009年,训民正音学会建议在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这个地方开始了项目。现在,有1所保育院、3所小学(韩文)和2所高中(韩文)都开设了课程,从去年8月开始,其他学校也增加了韩文教育机会。郑德英说:“受韩流热潮等影响,韩文越来越受欢迎。最近我接到了再负责培训一所学校的请求。” 印尼有300多个民族,拥有近500种语言,为了进行标记,印尼使用古印度文字、罗马文字、阿拉伯文字等。其中,韩文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几乎准确地表达当地语言的发音。为吉阿吉阿族编写韩文教科书的首尔大学语言系教授李浩英(音)表示:“韩文是将声音进行符号化的表音文字,因此很容易将其他民族的语言变成韩文,便于书写。吉阿吉阿语的音节构造和韩文有很多相同之处,用起来很方便。” 最近还完成了用韩文标记非洲语言的工作。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活动的传教士崔宽信(音)说:“虽然俾格米族拥有固有语言,但由于没有文字,所以无法留下记录。2016年,东部南基武省议会通过了用韩文字母进行标记的议案。”崔宽信表示:“我们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首先对小学教师进行韩文培训。” ◇需要符合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条件 但也有人指出:“向没有文字的未开化地区输出韩文”的方式很难推行下去。2015年,首尔大学研究组为南美艾玛拉族使用的艾玛拉语开发了韩文标记法。当时进行研究的韩文学会长权在一说:“文字普及不能只靠文字优秀,只有接受一方的地区政治、文化、经济条件符合才有可能进行。”
许允僖/丁相赫
朝鲜日报记者 | 2019-11-21
完美派对缔造者,郑求昊
凭借时尚品牌KUHO而名声大噪的郑求昊是一位全能型创意总监,业务涉及平面设计、时尚设计、电影美术、演出美工等多个领域。他尤其擅长以最国际化的语言来诠释韩国特色。此次,他与百乐达斯城携手合作,领衔策划了艺术空间“百艺阁”。百艺阁开幕的当天,百乐达斯城还举办了最具韩国风采的“宴会”。作为派对的策划人,郑求昊亲自为我们讲述了当日的风景和他心中的韩国之美。 百艺阁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本次开幕展由常设展览和特别企划展两部分构成。常设展览展出的是从百乐达斯收藏品中挑选出的作品,出自两位在当代美术界颇具代表性的海外艺术家们之手,而特别企划展则是由我负责的。此次常设展览所展出的是百乐达斯艺术收藏品的代表作——杰夫·昆斯的《Gazing Ball-Farnese Hercules, 2013》和达明恩·赫斯特的《Aurous Cyanide, 2016》企划展推出的则是韩国冉冉升起的新秀艺术家们的作品。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和全球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一起呈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美术界人士和收藏家们。此次推选的艺术家李培和金浩得都善于以现代方式演绎韩国传统美术。如果说达明恩·赫斯特和杰夫·昆斯是不局限于任何材质和方式,追求自由创意的艺术家,那么这两位韩国艺术家则坚持专注于一个方向,努力打造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这两种风格的作品同时展出,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对比。所以,开幕展的主题名就定为了《无节制与节制》。无限定、无界限的创作与范围狭小、深入挖掘的创作,两者之间的差异就体现在《无节制与节制》这个名称之中。 李培和金浩得两位艺术家的展览作品看起来很相似,如果对他们不是很了解的话,很可能会误认为是一个人的展览会。您怎么会想到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出呢? 金浩得的作品利用墨和韩纸展现了强烈的灵感碰撞。反之,以不同创意展现韩国“节制美”的艺术家又有谁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偶然地看到了李培用木炭为材料创作的作品。两位艺术家都以黑白为主色调,创作风格极其简约。再者,金浩得选用的材料——墨也正来自于木炭。我想,将两者结合,一定会有超出想象的反应,或相互碰撞,或引发极强的火花效应。结果证明,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如同出自一人之手,效果十分完美和谐。 您认为韩国文化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说到韩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人觉得是如书生文化那样强调节制的文化。反之,也有人认为是非常注重技巧的工艺文化。在我看来,这两种都是韩国的传统代表文化。18~19世纪的极致简约,由思考引发的整齐美是韩国传统文化,之前将工艺和贵族结合的极繁文化也是韩国传统特色。两极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极简与极繁之间也必有联系。这其中所孕育出的就是韩国独有的魅力。 韩国传统文化中反映精神层次的比较多,向西方人传达起来并不容易,这个难点您是怎样克服的呢? 确实,就连为《无节制与节制》这个展览名找到合适的英语翻译也很不容易。我特意向多个国家的外国朋友进行了咨询,很难找到刚好符合我想法的词语。后来,一位意大利的美术界人士建议说“overstated(无节制)and understated(节制)”怎么样,就是“过多的表达和有节制的表达”,意思似乎最为贴切。韩国文化就是这样,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在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韩国神奇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韩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 其实我年轻时对韩国文化不是很感兴趣。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才开始对韩国文化越来越关注。在学习时尚的时候,了解了很多美国品牌,也穿过很多日本设计师的服装。慢慢地,开始反思最具韩国特色的风格到底是什么。当时,我接触到了韩国著名工艺设计师们的作品,也对他们的艺术追求产生了好奇心。后来,我担任了电影《丑闻》的美术导演。在准备过程中,用了大约两年时间专门学习了传统文化。作为一名美术导演,不但要负责服装设计,还要准备室内装饰、摆件等各种道具。期间,我不但拜访了韩国各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经常去各个博物馆参观学习。这个过程中,我也自然而然地迷上了韩国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从电影《丑闻》中发现了韩国传统文化新的一面。这部电影展现了连韩国人都颇为陌生的美感。 《丑闻》想展现的不是黑白水墨画那样淡雅朴素的高贵感,而是朝鲜相当奢侈华丽的一面。其实,我们对有关奢侈的一切都非常忌讳。奢侈并不是坏的,但因为大家排斥奢侈,所以之前其它电影都是有意在避开这种华丽的风格。然而,就如同现在清潭洞的名牌狂爱者一样,朝鲜时代也一定有奢侈品爱好者存在。我想要真实地重现他们的文化。所以,依照不同人物、不同房间等所使用的华角柜、色彩等也都不一样。想要制作当时的韩服,在面料上也有很多制约。去东大门的布料店一看,我想要的颜色一个也没有。对于韩服的颜色,大家似乎有一个固定的认识。所以,我干脆直接拿着Pantone色卡,亲自找到染色匠人,制作出了80多种颜色的面料。然后又专门找了裁缝师傅,请他们重现了17世纪的韩服。其实,我本来打算以裁缝师傅缝制的韩服为模板,做一些更为时尚现代的设计,但是原版设计已经很完美了,所以就只换了颜色。虽然在创作过程中细节和颜色是由我定的,但是具体制作则是完全交给师傅们把控的。虽然要制作忠于传统风格的韩服,但我也想做地更好一点。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的玉色赤古里很好看,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不是它本来的色彩呢?也许当时它的色彩更为绚丽,质感也更为华丽。因此,我坚持原来的做工手艺水平,在设计感上添加了更多想象力。在这方面,没有相关参考资料反而 更有利。 在时尚领域中您追求的是什么? 以前我很喜欢时尚,常常到各处欣赏时尚服饰。在接触到了无数款衣服后,最后找到的就是前卫主义。作为一名设计师,设计出正合身的衣服太简单了。在既有的廓形外设计出新廓形的前卫主义风格似乎更具挑战性,也更有趣。相比紧贴肌肤的服装,留有空气感的廓形,如同给自己盖房的衣服,正是我所追求的。 您刚才说的“有空气感的廓形”跟韩服很相似。站在对西方服饰和韩国服饰都很了解的角度,您对此怎么看? 对,韩服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有空气感的廓形。我在准备艺术演出中发现,过去我们的传统演出服是仿照西方服饰制作的。我们的传统舞蹈服装很宽松,不能很好地展现出舞蹈演员的身形,也让人看不清演员们的脚部动作,然而这就是我们的传统风格。我设计的作品廓形则更加夸张。即便如此,却能很好地衬托出韩国传统舞蹈之美。 我们能感受到您是带着“使命感”在工作。您有什么目标或追求吗? 当决定在新领域开始新挑战时,我希望能够引发不一样的波动,哪怕是很微小的波动。希望我所做的能为这个领域的人创造出更多机会。《丑闻》上映后,韩服服装店出现了许多色彩更为华丽的韩服。这种影响就很好。 这次与百乐达斯城合作,您想要展现哪些内容? 这次我除了负责百艺阁的企划展,还策划了开幕展派对。我希望在这次派对中融入更多韩国风元素。虽然百乐达斯城是一个主要面向外国人的全球性度假村,但毕竟位处韩国,所以只有展现出韩国的标志性特色才能在众多度假村中脱颖而出。 您所说的韩国的标志性特色是什么? 有人说韩国风就是“慢”的美学,也有人说是“擦除”的美学。如果说外国的派对、活动所展现的是喧腾热闹的文化,那我们就是在从容的状态下安静地享受派对,好像朝鲜时期的宫廷宴会。虽然百艺阁的主题是《无节制与节制》,但是整个活动的主题却是《满月宴会》。因为开幕派对之后就是中秋,值此佳节,正适合举办一个圆月当空的派对。为了映衬中秋这一主题,宴会场内外没有装点一朵花,都是用稻草等韩国最天然的素材来装饰的。 派对中的表演《飨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立舞蹈团的《飨宴》是我在2015年执导的作品。如果说之前指导的《墨香》展现的是书生文化的极简风格,而《飨宴》所展现的则是华丽的宫廷宴会。用现代风格诠释的高级王室文化正好与此次派对主题相吻合,于是就将其中一部分搬上了舞台。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11-13
韩国传统村庄的象征
自古以来,韩半岛的村庄一直是韩国人居住生活的集体空间。从历史上看,家族成员自觉地组织在一起,在农业、渔业和商业等活动的维系下,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的基本经济形态。每个村庄的命名都极具特色,村内和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类业态一应俱全。村庄犹如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生命共同体,尤其是内部教育、行政、文化、艺术的发展程度之高令人惊叹。过去,村民们集体意识强烈,在经济活动中互帮互助,连带着村庄的宗法习俗也十分发达。同时,为建立情感纽带,村庄成员们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象征,其中以城隍庙 、榉树和长生柱为代表,这些象征物体现了韩国人的礼仪、信仰和娱乐生活。丰富的村庄文化可细分为游戏、歌曲、舞蹈、美食等多个类型。多彩的文化不断发展融合,并逐渐演变为韩国的整体文化象征。因此,村庄并非单纯的经济或行政单位,而是组成韩国文化的DNA。村庄的顽强精神延续至今,也成为了现代城市人的精神支柱。最近,村庄开发、胡同文化开发等活动深受韩国青年们的关注,这些活动可视为传统村庄精神的延续。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了解寄托着韩国人情感的传统村庄代表性象征吧。 长生柱——村民的好朋友,幽默又舒心 传统的村庄文化和村庄象征大多以民间信仰为基础,因为过去所有文化与艺术的根源都与民间信仰和祭礼文化有关。民俗文化是决定国家形象的一大重要因素,长生柱和祭杆就是典型的平民村庄文化象征。在村民信仰的神灵中,如果说城隍神、山神和龙王神是一种广义的认知概念,那么长生柱则是象征平民质朴幸福的“普通神”。因此,长生柱的造型也十分朴素,和“美”完全不沾边。凸眼、蒜头鼻、大嘴巴……尤其是夸张的眼睛和嘴型更显得滑稽爽朗,就像儿时的邻家玩伴。长生柱的做工也十分粗糙朴素,用石头和木头做成。凭借其极具亲和力的外型,长生柱成了村民们的好朋友。村民们经过村子时,时常会向长生柱倾诉心中的苦闷和烦恼,有了高兴的事,也会最先告诉它,亦或在路过时捡一颗石子儿放在它的旁边,轻声许愿。长生柱就这样作为村民们的知心好友,陪伴村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榉树——茂密的树荫,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韩国每个古老村庄,都有被指定为守护树的参天大树,树种一般为榉树。榉树寿命可达数百年,且威风凛凛,比一般树种高大粗壮。高大魁梧的榉树,树枝向四周极力伸展,无人不被它的美所折服。榉树寿命长,枝叶繁茂,耐病虫害,很久以前就成为了深受村民们喜爱的“纳凉树”。人们在粗壮的榉树树荫下摆放凉床,老人们三三五五聚集于此,谈笑风生,形成了典型的韩国传统村口风景。如此温暖的风景经常可以在韩国传统绘画或老照片中见到。每当阳光强烈时,村里的老人们就会用浊酒搭配西瓜润喉,孙辈们则在旁边玩耍。榉树就像母亲般温暖,用她那宽阔的臂膀拥抱整个村子。在守护神母亲的怀抱中休息和祈福,是村民们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日常。 邑城 ——划分村庄,坚实如父 邑城是指以小村为单位组成的小城,起到保护村庄的作用。韩国内陆的最大特点是多山,因此依山势而建的城不在少数,相传朝鲜王朝初期城郭的数量多达759座。早期的城墙是为守护神圣区域或村庄居住地而建的边界,用石头或泥土砌成。即便是小城郭,建造起来也需要不少的劳动力。因此可以推断,城郭是在部族国家之后,即古朝鲜以后才出现的。以战争为目的而建的山城,平时无人居住,只有军队驻扎,老百姓则聚集在邑城官衙附近居住。前文说过,邑城是为保护村庄而建的城,由于韩国山多,所以许多邑城建在山上或是沿着蜿蜒的峡谷而建。邑城内的建筑主要有供村民们居住的房屋、学校、官衙、集市、旅馆、水井等,人们在这里休养生息,联络感情,村庄的行政制度也逐渐成型。邑城是保护百姓生活的屏障,也是将人们连为一体的坚实纽带。在邑城里,祖辈们安居乐业,游戏、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发展。简而言之,邑城就像是一个将生活、艺术和文化融为一体的摇篮。 城隍庙——民间虔诚信仰和村庄艺术的根基 传统的韩国村庄信仰被称为“洞神信仰”,村民们个个都信仰村庄的守护神,因此每个村庄都有拜神的神堂和神树,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城隍庙。城隍庙是指供奉村庄守护神——城隍神的地方,一般位于村口。村口有参天的神树和神殿,神殿内一般会摆放神仙牌位和神像,神殿前会有一棵被称为“神树”的大树,人们会在这棵通天贯地的灵树上系上五方色(蓝、红、黄、白、黑)布条,寓意在祭祀时献给神灵的礼缎。洞神崇拜也带动了巫术文化的发展,祭祀往往伴随着舞蹈、歌曲和美食飨宴。洞神文化并非单纯的民间信仰文化,作为文化艺术的根基,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依照传统,每年新年伊始,整座村庄都会举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洞神祭”,洞神祭的艺术表演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11-06
向世界展示韩服之美
服饰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元素。 从韩服中我们不仅可以一探韩国的根源,还能了解世界各地人们对韩国的看法。 韩服展示不仅是关于服装的展览,更是关于韩民族的纪录片。 “衣食住行”中的“衣”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与“食”或“住”不同,是人类独有的特征。服饰是每个人的必需品,同时也是文化的体现。要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了解服饰这一最基本元素。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说过,“服饰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改变世界对我们的看法。” 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韩国人”的民族色彩。韩服之美,通常可以概括为“自然之美”、“节制之美”和“象征之美”。韩国人自古喜欢以自然为伴,在自然中寻找欢乐,而这一风流雅趣也如实地体现在韩服之中。韩服款型宽松,采用了独特的开襟方式。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地让身体不受束缚。同时,韩服的设计也考虑到风向和阳光强度等自然因素,这也体现了韩民族重视自然价值的特点。不仅如此,韩服简化装饰,尽可能地少用面和线,以寻求无穷的变化,能让人感受到节制之美。另外,人们还将象征长寿、儿孙满堂、荣华富贵等寓意的吉祥图案和色彩加入韩服或饰品中,制作出有故事的服饰。有趣的是,如今我们一直说的自然之美、节制之美、象征之美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美的标准。考虑不同的穿衣人群,应用源于自然的色彩,注重细节设计,这样的服装是如今全世界人们都喜爱的时尚。现如今,韩服已成为引起全世界人们共鸣,人人都能穿着的大众服装。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韩国特别展 《此刻韩国!——2015韩国服饰展》 2015年9月,为纪念韩法建交130周年,大规模展览《此刻韩国!——2015韩国服饰展》在法国巴黎装饰 艺术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韩国工艺、时装、平面设计三个领域的151名艺术家的共1500多件作品。在韩国特别展的三个领域中,最受瞩目的是造型师徐英姬担任艺术导演的《OBANG : Five Colors in Korean Mode》时装展。展览根据青(儒生精神)、红(活力与希望)、黄(高贵与荣华富贵)、白(无所有与神圣)、黑(博学与智慧),即蕴含韩国人宇宙观的五方色概念划分为五个区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韩服。在这场大约持续4个月的展览中,共有24位韩国巨匠在被誉为时尚发源地的巴黎推出了270多件跨越传统与现代的作品。包括Lee Young-hee、Kim Hye-soon、Kim Young-seok、Lee Hye-soon等知名韩服设计师,以及安德烈·金、陈泰玉、Juun.J等在内的现代时装设计师向世界各地的人们讲述了韩服的故事。 将多件韩服叠套起来展示出“线-线-线”风格,突出了韩服中线条的应用。 这件作品意在探求韩服中曲线与直线的相关性,由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Suh Young-hee所设计,完全展现出她在织物和服饰方面的独特创意。 2017ARUMJIGI财团海外特别展 《Couture Korea 我们的服装——韩服》 设计灵感源于婚礼服的长裙和短裙从绣有牡丹、凤凰、蝴蝶图案的韩国传统结婚礼服获得灵感后制作的长裙和短裙,设计师Jin Te-ok作品。 为了给传统注入活力,Arumjigi财团不仅努力保存过去,也积极展望未来。财团将舞台从韩国通义洞展览馆搬到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The Asian ArtMuseum of San Francisco),举办宣传韩国文化之美的展览。《Couture Korea 我们的服装——韩服》于2017年11月3日至2018年2月4日举办,生动地展示了韩服从朝鲜时代(1392-1910)宫廷走上当代巴黎T型台的历史。此次展览还是美国主要美术馆首次举办的韩国时尚展,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展览不仅展出了原样重现传统文化的服饰,还展出了从韩国传统服装延伸出来,引起世界各地人们共鸣的新式韩服,包括韩国时尚界著名设计师陈泰玉和精通织物的设计师林善玉推出的现代韩服,以及香奈儿设计师卡尔·拉格斐诠释的现代韩服等。 香奈儿2015/16 CRUISE系列 外国人看韩服是怎样的感觉呢?对于这一问题,香奈儿的时尚设计师卡尔·拉格斐做出了最具深度的解答。2015年5月4日,在Zaha Hadid设计的首尔DDP(东大门设计广场),以韩服为主题的香奈儿2015/16 Cruise系列时装秀精彩上演。在卡尔·拉格斐的巧手打造下,传统韩服化身为当代服装,韩服元素在香奈儿的诠释下也更添时尚魅力,例如衣领洁白、色彩柔和且极具魅力的苎麻衣,用拼布包袱皮拼接而成的裙子,让人联想起武官服的裙子,以及使用彩缎装饰的韩服配套假发等等。卡尔·拉格斐尤其喜爱韩国特有的拼布包袱皮。他说:“这是韩国独有的技法,在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找到。”后来,蒂尔达·斯文顿穿着香奈儿Cruise系列服装出席了电影《玉子》的首映式,这也证明韩服并非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2018平昌冬奥会 平昌冬奥会收获了“展现真正奥运精神”的好评。在此次冬奥会上,韩国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展现了韩国人的热情和韩服的价值。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宛如高级定制时装一般的韩服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舞蹈演员身穿圆点图案服装,仿佛从高句丽壁画中走来的一样;举牌礼仪小姐身穿白色韩服,搭配用钢丝和珠子制成的衬裙(珠子象征运动员的汗珠,铁丝象征连接全世界的缘分),向全世界展现了进化到21世纪的韩服。不仅如此,在开幕式上,身穿韩服的长鼓鼓手们组合成太极图案,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花样滑冰选手代表闵秀拉、Alexander Gamelin的舞台服装也展现了传统韩服之 美。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09-25
温故知新
艺术家郭承镕将裸体和韩服等古老元素融入同一张画布之中。 在他的画里,我们遇见的既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是“古老的未来”。 《古老的未来(Old future)》系列将西方女性的裸体和传统韩服重叠在一起,十分有趣。您是如何想到将两者相结合的? 在从韩国的美术大学毕业前,我的画作主要以西方人物为素材。在法国留学期间,我继续对西方人物进行了探索。但是在巴黎第八大学的Ivan Toulouse教授向我提问后,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东方”、“韩国”和“我们的”。教授问我“你是东方人,为什么只画西方人呢?你们的是什么呢?”事实上,那时我哑口无言,什么也答不上来。后来,我不断思考“我们的是什么”,查找有关韩纸、陶瓷、韩服等传统文化的资料,并且在创作中尝试将原有的西方人物和韩国传统元素相结合。最终,裸体与韩服的结合诞生了。 裸体和韩服分别代表什么? 在现代美术中,裸体画与韩服画通常被人们视为落伍而又陈腐的领域。我反驳这种观点,希望更好地诠释人体和韩服之美,使其重新成为拥有全新价值的领域。由裸体和韩服作品引出的话题为“温故知新”,在两个古老题材的相遇和交叉中,人们可以体验到名为“全新创作”的未来。 您取《古老的未来》这一标题有何缘由吗? 2005年,我在大邱艺术大学教课,和学生们一起选定标题并制作画集。在定标题的过程中,我们将“新的”、“多样的”等形容词和“过去”、“痕迹”等名词任意组合,其中一个标题便是“古老的未来”,和我平时思考的主题十分吻合,所以我将它借用到作品中。 创作作品经历了哪些过程? 首先,将丙烯颜料和石膏粉混合,在画布上漆上象牙色底漆后,用铅笔画人体素描,然后在画好的素描上用油漆喷雾器喷射稀释过的黑色颜料。这一过程中喷洒和干燥一般需要重复5~10次。之后,根据韩服的形态涂色,再采用模板技法加入花纹。接下来,在头部画上朝鲜时代妇女佩戴的假发并加入多种装饰。这一系列过程都是用油漆喷雾器完成的。最后,涂2~3次的油性清漆,画作就完成了。作品从开始制作至完工,大约需要2~3个月。 听说您喜欢收集古董,或许正因如此,您作品的素材都散发着古典气息。收集古董这一兴趣对您的作品创作有何影响? 我个人十分喜欢到跳蚤市场看老物件。我喜欢不同形状的物品相互融合而散发出的稳重气息,也喜欢岁月在物品上留下的痕迹和褪色的感觉。我想,即便我没有刻意在画作中诠释自己在跳蚤市场留下的回忆和日常生活中遇见的物品,它们也会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 蒙娜丽莎、琼·芳登等多位女性多次在您的作品中登场,您选择这些人物是否有特别的原因? 几乎所有小学生都看得懂蒙娜丽莎穿韩服的作品。在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KIAF)展厅,我看到孩子们像是见到熟人一样,兴高采烈地来到作品前。我希望通过人们熟悉的蒙娜丽莎或琼·芳登、英格丽·褒曼等黑白电影的女主角来减轻人们对裸体画的抗拒心理,同时也想让人们再次领略韩服之美。 作品中韩服的衣带是反的,您是刻意这样做的吗? 我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允许艺术家表达主观感受的媒介。对于亲自制作韩服或是进行考证的研究者来说,韩服衣带系反是错误的,但我认为在绘画这一创作世界中,让衣带系反或是以不同方式表现都是可以接受的。在我的画作中,我会考虑人物与韩服的和谐、人物的视线、整体画面结构等元素,因此衣带有时会画正,有时也会画反。 您的作品中,韩服不仅颜色美丽,花纹图案描绘也十分细腻,您关注花纹的原因是什么?在韩服中,花纹也有着身份或巫术的含义,在您的作品中有这些含义吗? 在我的画作中,韩服上有花纹图案和无花纹图案所带来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为了诠释韩服的质感、华丽感和多样性,以及装饰感,我喜欢给韩服加上花纹。正如毕加索所言,“画家至少应该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但不要太过度”,所以我也认为,在我的画中,如果刻意地给韩服花纹图案或衣带、衣领、假发和装饰赋予象征意义或内涵,反而会成为阻碍自由创作的因素。因此,我没有考虑韩服元素的含义或象征意义,而是将重点放在视觉效果、与人体的协调、整体的画面结构、韩服色彩的搭配、作品的完成度等方面。 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您是否对韩服进行了调查?如果有,您觉得韩服的魅力是什么? 我对韩服没有做过很深入的研究,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会随时去寻找和了解所需要的元素。我个人非常喜欢朝鲜时代气质优雅的宫廷服装和既干练又华丽、装饰丰富的艺伎服装。我认为它们最大的魅力在于自然而又美丽的曲线美。正如韩国传统中和谐相融的瓦房顶与山野曲线,韩服也能将人体美丽的曲线呈现到极致。另外,我在创作中发现,即便长时间接触韩服也不会感到厌烦,这也是它的一大魅力。 您曾在法国留学,或许正因如此,对于人们感觉陌生的东西方结合风格,您用了十分有趣的方式诠释。国外的生活对您的作品有何影响? 从前的我只顾着努力向前。对我来说,留学生活是让我放慢脚步,回首过去的宝贵时间。同时,在接触到法国重视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创新的文化政策后,我对绘画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比较东西方的差异时,我的思维方式有所转变,开始对“身份认同性”进行思考,这也成为《古老的未来》作品诞生的起点。留学生活的回忆、记忆和接受的教育也给我现在的创作带来很大帮助。 您想成为怎样的艺术家? 我非常喜欢画家伦勃朗,尤其是在欣赏其自画像的脸部时,那种震撼力和感染力如同电流一般直击灵魂,带给我无比的感动。初次看到伦勃朗画作的瞬间,我迟迟无法挪开脚步。我希望就像我在伦勃朗的画作前那样,人们也渴望久久驻足于我的画作前,渴望再次看到我的作品。希望我的作品能带给人们长久的、深深的感动。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09-18
韩国9家书院申遗成功
朝鲜时代的9所私立学校——书院已确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大会上,决定将“韩国的书院”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韩国书院”是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由朝鲜时代地方知识分子建立的代表性私立理学学校。包括韩国最早的书院——绍修书院(庆尚北道荣州)在内,共有9处。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这是在韩国以教育和社会习惯形态持续存在的性理学相关文化传统的证据,同时体现了配合性理学概念的条件进行改变的历史过程,从这一点来看,‘卓越的普遍价值’得到了认可”。 韩国文化财厅在2016年为韩国书院申遗,但被判定为3级的“退回”后,主动撤回,终于在“复读”后有了成果。文化财厅相关人士说:“从绍修书院(1543年)到遁岩书院(1634年),9处书院依次在100年里建成,展示了初期书院建筑模式迅速确立的阶段。” 屏山书院和玉山书院还包括在2010年世界遗产名录的“韩国历史村:河回和良洞”,成为世界遗产的双冠王。 由此,韩国拥有石窟庵、佛国寺等13项文化遗产和1项自然遗产(济州火山岛和熔岩洞窟)等14项世界遗产。
许允僖
朝鲜日报记者 | 2019-07-08
倾国之色
“淡雅”和“朴素”并非韩服的全部魅力。 在百乐达斯城异国氛围的烘托下,韩服的奢华之美 体现得淋漓尽致。 用色彩亮眼的枝形吊灯装饰的高级中餐厅“御宝轩”包间内部 真丝内衫、草绿色蕾丝七分齐腰裙、精致褶皱多层衬裙、单层透视裙、珍珠发钗和花冠,均为Moonaoq 蝴蝶主题韩国画与欧式装修风格完美搭配的百乐达斯城走廊一角 点缀有亮片的蕾丝赤古里、搭配丝绸腰带的兰花纹半透明齐腰裙、锦缎花鞋、刺绣木枕,均为Kimhyesoon Hanbok 巧妙融合东方图案与主题的欧式VIP厅入口 热带植物印花蕾丝唐衣、银质配饰、珠饰透视披头裙、多层蕾丝齐腰七分裙、珠子头花,均为Moonaoq 银光闪闪的枝形吊灯与金色天花板和谐相融的奢华VIP厅 廓形不对称的丝麻礼服裙、同款材质的束腰裙,均为Tchai Kimyoungjin 中央设置有荷兰艺术家Hans van Bentem作品《Medicis XXL》的大厅 点缀有五彩亮片的赤古里、粉红色与蓝色锦缎拼接齐腰裙、粉红色花鞋,均为Kimhyesoon Hanbok 洒入灿烂阳光的客房走廊中央落地窗 对襟蕾丝赤古里、粉红色多层衬裙、印满花朵的珠饰印花裙、蕾丝衬裙、蕾丝面纱、蕾丝珠饰花冠、锦缎花鞋,均为Tchai Kimyoungjin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07-03
韩国9所书院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绍修书院、陶山书院、屏山书院等9所朝鲜时代的书院,实际上已经确定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文化财厅14日透露,已经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和审查机构——国际遗产保护委员会的通知:“推荐韩国申请的‘韩国书院(Seowon,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进入世界遗产。”ICOMOS对世界遗产候选地进行前期审查,把意见传达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由此获得收录推荐的遗产会原封不动地成为世界遗产。因此,韩国书院确定会在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实现最终收录。 ◇重考后最终合格……是怎么做到的 韩国文化财厅2016年为韩国书院进行了申请,在ICOMOS得到3级的“退回”判定后,主动撤销,时隔3年后再次挑战,终于取得了成果。当时ICOMOS表示:“无法了解9处单独的书院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是书院的建筑物,周围的自然景观也要一同得到保护和管理,却没有做到。” 之后,文化财厅致力于连接起9所书院的故事。参与编写申请书的庆北大学建筑学系曹再模(音)教授表示:“9所书院在100年里依次建成,展现了初期书院的完成模式,故事强调了此举在此后普及性理学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传播性理学做出贡献的教育机关” 书院不同于公立学校的乡校,是乡村社会自主成立的私立学校。隐居于当地的士大夫为了培养后辈、纪念前辈儒学家,成立了书院。ICOMOS评价说:“韩国书院作为儒教发达国家朝鲜的建筑,带动了性理学在当地的传播,形成了定型的建筑文化,具有优秀的普遍价值。”
许允僖
朝鲜日报记者 | 2019-05-15
见面之“面”
有一种特殊的“料理”,不仅拥有碗面的形态,还佐以声音和口感提味。艺术家吴承烈的《面条》系列作品造型独特,带给观众的不是平面视觉体验,而是立体的复合感官体验。长度夸张的面条十分敏锐地刺激着我们的五感。艺术家吴承烈喜好观察并研究不同材料固有的性质与形态。因此,探寻面的本质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生疏之事。 您将面条料理,并且是非常平民化的面条料理创作成艺术作品。您对面条料理产生兴趣的契机是什么? 《面条》系列的第一个作品是冷面,接着是方便面和韩式炒杂菜。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将焦点放在寻常百姓的东西上。制作面条艺术品,反倒是开始于我对把极为稀松平常的形象移到出人意料的场所,给观众留下各自不同的印象这件事产生兴趣。 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我仔细想了制作料理所需要的时间。脑海中浮现出食材被切好、烹调并盛于碗碟中的一系列过程,然后在心里描绘出成品的形象。接下来找几家制作食物模型的作坊做出样品,再从其中挑出自己觉得最有亲近感的模型来进行创作。有趣的是每个作坊做出来的模型都截然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每家餐馆做出的浇头或面条的粗细等也有所不同。这些模型就好像是新鲜的饮食一般。 看到被拉长的面条,人们不禁垂涎三尺,忍不住想闻闻它的香味,似乎还能听到吃面条时哧溜的声响。创作长度夸张的面条的意图是什么? 我希望通过作品来刺激观众们的感官并唤起他们各自的回忆与经验。借助面条被拉长伸展的形态与夸张的长度,我想呈现出有如人身体一样的有机动感。将其发挥到极致的创作就是随后展示的作品《温度》。我还记得,创作时将面条一根一根地缠绕起来,塑造成结实的面条从混凝土中破土而出的形态,从而赋予作品栩栩如生又充满活力的律动感。 独自挺立的面条看起来很有趣,原封不动地保留了旧貌的碗碟也十分引人注目。大概您也有一些关于面条料理的回忆吧。 为不同的面条料理搭配合适的餐具和设定相应的情景,这个过程十分有趣。不论是周末时用钢精锅盛好放在钢精小餐桌上吃的方便面,还是办喜事时摆放在家中狗腿小饭桌上享用的炒杂菜,我觉得都是非常普遍的,能唤起人们共同回忆的东西。有一次,我把炸酱面放在报纸上进行展示,很自然地就让人想起搬家后吃的中餐外卖。只要是韩国人,不论是谁都经历过的情景,或是通过间接经验变成共同回忆的场景,我觉得如果能使人们想起这些,就能增进我们对自身的了解。 您在创作作品时,有没有对韩国的面条料理进行过调查?如果有,您认为韩国面条料理的魅力是什么? 因为是以平易近人的料理作为作品的主要素材,所以没做过什么特别的调查。我觉得韩国面条料理的魅力在于面条的种类。制作的材料和面条的粗细,以及由此带来的口感差异十分多样化。特别是咸兴冷面,那不易咬断的劲道口感大概只有在韩国料理中才能找到。 观众看到您的作品时有各种各样的反应吧,哪种反应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观众是韩国人与观众不是韩国人的时候,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对韩国人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料理,对外国人来说却往往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的食物,因此也可能会激发起另一种好奇心。可以看得出来,展示的场所越是庄严,观众们对这种违和感产生的反应就越是有趣。 您中学毕业后便独自一人前往新西兰,现在也是一边往来于韩国与新西兰两地之间一边进行创作。国外生活对您的作品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我习惯于在日常的素材中探索新东西,因此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新西兰和在韩国的时候所看到和所接触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所以创作的素材也随之改变。《面条》系列是在参加驻地艺术家项目(Artist Residency)《蜜》的时候创作的。时隔七年重新来到首尔,碰到的一切有趣的东西,全都成为了我当时创作的素材。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作品,才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系列的创作也会随着我所在地点的转换而呈现出不同之处。这种连接点也饶有趣味。 您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一位艺术家? 打个比方,畅快地享用过美食后,就连碗碟上剩余的残肴剩馔也好得让人想不起来之前吃了什么,我希望进行这样的创作。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04-24
食器之美
在韩国艺术家的精心打造下,面碗和筷子化身为一件件美丽的高级工艺品。 1 几何图形装饰品来自Foundfounded 2 球状陶瓷装饰品和卡其色香插均为艺术家Choi Sujin作品 3 漆筷来自Chopstickshouse 4 亚光蓝碗为艺术家Park Seoyeon作品 5 亚光质感的橙色、白色/米色、灰色面碗均为艺术家Jang Mine作品 1 上漆金属底座盘子、漆筷、米色漆碗、橙色迷你漆碟均为艺术家 Heo Myungwook作品,by Choeunsook Gallery 2 黄色漆筷来自Chopstickshouse 3 白铜红漆碗来自Ahwon Gallery 4 草绿色漆碗为艺术家Park Moonju作品 1 木碗来自Ahwon Gallery 2 花纹螺钿勺筷托来自Chopstickshouse 3 7个一套的无光钵盂和用金漆营造亮点的漆筷来自艺术家Lee Eunhee, by 大韩民国名人名匠Han Soo (Korean Craft Origin) 4 梣木上漆面碗来自GHGM 5 黑色上漆面碗为艺术家Park Su作品 6 草绿色漆筷为艺术家Park moonju作品 7 绿色陶瓷艺术品为艺术家Choi Sujin作品 1 米黄色调亚光面碗来自Yoon Sanghyuk, by Pildong Pottery 2 带底座的灰色调面碗为艺术家Kang Minkyung作品 3 水磨石材质粉红色托盘和花瓶、球状艺术品均来自Pepamint 4 圆锥状粉色烛台和象牙色半圆装饰板来自Foundfounded 5 用线条营造亮点的汤碗和陶瓷勺筷均来自Kim Seokbin Ceramic 6 天蓝色勺筷托为艺术家Park Seoyeon 作品 7 粉红色漆筷、汤碗状勺筷托来自Chopstickshouse 8 白瓷面碗为艺术家 Lee Hyemi 作品,by Pildong Pottery 9 充满质感的浅米色碗为艺术家Yeon Hokyung作品,by大韩民国名人名匠Han Soo (Korean Craft Origin) 10 白色长花瓶装饰品为艺术家Choi Sujin作品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9-04-17
一针一线精心缝制 拼缀而成的艺术精品
拼布包袱皮原本不过是用来覆盖或包裹东西的物品,而出自艺术家崔德珠老师之手的拼布包袱皮却宛如一件件艺术品,让人不禁久久端详。 事实上,想到“拼布包袱皮”的时候,大概没有谁会认为那是现代人使用的物品。因为在物质丰富、消费过度的今天,人们对用攒下来的废布头制成的拼布包袱皮自然了解甚少,更不用说拼布包袱皮包裹和保管物品的用途已经被大量轻便的一次性产品所替代。不过仔细一想,韩国人至今仍然会在结婚前将拼布包袱皮用作“礼单褓”(女儿出嫁之时用来包裹饰物或钱的布)。去年秋天,崔德珠老师在Paradise Zip举办了展览《崔德珠·ZIP:手织风景》。观众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大概也会想起各自人生之中的重要时刻吧。 建筑师承孝相将位于奖忠洞的一栋拥有80年历史的洋房改造成一个特别的综合文化空间,用来举办各种展览和表演活动,同时又很好地保留了房子岁月的痕迹。在这个倾注了时间和努力的空间里欣赏同样凝聚心血的拼布包袱皮,一定是一次十分特别的体验,而崔德珠老师正是承孝相的妻子。从大学工艺专业毕业后,她师从刺绣工艺匠人,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同时创作出许多不失现代个性的作品。也许正因如此,展厅里的作品有一部分色彩鲜艳,充满传统韵味,有一些则散发着时尚气息。悬挂在展厅白色墙壁上的拼布包袱皮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作,而垂挂于巨大窗户前的拼布包袱皮则上演着另一番风景。它们本身就是艺术品。这个瞬间,让人亲身感受到艺术家所传递的“简而不陋、华而不奢”的拼布包袱皮美学。还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艺术家并不拘泥于拼布包袱皮原来的用途,而是把它改造成桌旗或窗帘等适合现代人使用的物品。欣赏着这些拼布包袱皮,不仅让人惊讶于“昔日物品之美”,还让人不由地感叹道它们原来还可以被这样运用到现代生活之中。 此外,观众们在欣赏展览期间隐约感受到的艺术氛围,大概得益于艺术家在拼布包袱皮的选材上倾注的大量时间和心血。悬挂于展厅各处的拼布包袱皮全部都采用安东布、韩山苎麻、尚州明䌷等韩国传统织物制作而成,而且染色的时候还用蓼蓝、红兰、栀子、柿子、艾蒿、洋葱和墨汁等天然材料替代了化学染料。经过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天然材料,成为这些拼布包袱皮成为艺术品的基础。过去,拼布包袱皮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如今,它则是一种艺术。然而从古到今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那倾注心血的针线活。正如艺术家所言:“一针一线的缝合都伴随着我心灵的修养。若心中有杂念,缝出来的针脚也不会漂亮。”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PARADISE
| 2018-11-2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热门新闻排行榜
美国众参两院就维持驻韩美军2万...
要进军中国的外企对社会信用体系...
台湾在防备中国攻袭的汉光训练邀...
中人民银行明年示范运营数字货币
文在寅23日在北京接连与习近平...
韩星
具荷拉哥哥公开和妹妹的聊天截图
白头山(长白山)火山爆发灾难片即将问世
9muses倞利苦等秘恋2年的当兵男友2AM郑珍云
泰妍演唱《冰雪奇缘2》韩文版主题曲 7日公开音源
BTS成员柾国违反交通事故而立案
Tony An担任中韩销售竞技节目MC
消费时尚
最佳购物热门地
朝鲜时代流行风尚
韩国时尚领导者
特色韩服店荟萃
韩流明星制造者(2)
韩流明星制造者(1)
韩范生活
非洲刚果王子深陷韩语魅力
走进传统童话故事
“光之地堡:梵高”展开幕
村里的向导(3)
德国15岁少女演唱BTS歌曲成为电视选秀明星
村里的向导(2)
健康之旅
60度以上的热茶会提高得食道癌的机率
肌肉减少会引发衰老和全身疾病
青少年不吃早饭 含糖饮料摄入量更高
一滴血即可预测痴呆进展状况
直达菜单
新闻
韩范生活
韩星
消费时尚